陈墨叹了口气,坐在沙发上,语气带着无奈:“哪够吃啊?贾东旭一个月 28 斤定量粮,秦淮茹和三个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没有定量,全靠贾东旭的粮票过日子。平时也就勉强饿不着,遇到孩子生病或者家里来客,就得借粮,院里不少人都借过给他。”
“那也太不容易了。” 丁秋楠皱起眉,“三个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总不能让他们饿着吧?秦淮茹平时也没什么收入,怎么过啊?”
“还能怎么过?省着过呗。” 陈墨解释道,“秦淮茹平时会做点针线活,给院里人补补衣服,换点粮票;一大妈偶尔会给他们留点饭,三大爷也会借点粮给他们,不过得算利息;有时候秦淮茹还会去菜市场捡点别人不要的菜叶,回来煮煮当菜吃。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就勉强维持。”
丁秋楠听了,心里更不是滋味:“真是太可怜了,三个孩子多遭罪啊。以后咱们要是有多余的粮票,就给他们送点吧,别让孩子饿着。”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陈墨握住她的手,“不过也不能总帮,得让他们自己想办法 —— 贾东旭在厂里好好干,说不定能涨工资,秦淮茹也可以去街道办找个临时工,多少能补贴点家用。咱们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
丁秋楠点了点头,觉得陈墨说得有道理。她站起身,走到缝纫机前,拿起没做完的沙发棉套,继续干活。客厅里又安静下来,只有缝纫机的 “嗡嗡” 声、小黑的吃食声,还有陈墨翻书的声音,温馨而平和。
陈墨看着丁秋楠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 —— 有这样善良的媳妇,有懂事的小黑,还有即将到手的院子,日子虽然平凡,却充满了希望。他拿起书,继续复习中级考核的内容,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考上中级职称,多挣点工资,让丁秋楠过上更好的日子,也能多帮衬像贾东旭家这样有困难的邻里。
不知不觉,已经快到晚上十点了,丁秋楠把沙发棉套收好,打了个哈欠:“时间不早了,该睡觉了,你明天还要上班呢。”
“好,马上就睡。” 陈墨放下书,和丁秋楠一起洗漱完毕,上了二楼卧室。丁秋楠缩在陈墨怀里,很快就睡着了,呼吸均匀,嘴角带着淡淡的笑意。
陈墨抱着她,却没睡着 —— 心里想着中级考核的事,想着院子的修缮方案,想着贾东旭家的困境,还有丁秋楠快来事需要药棉的事。他在心里一一规划:明天去医院问问药棉能不能拿,顺便跟梁主任请教考核的重点;周末去跟富老大敲定修缮的材料清单;要是有多余的粮票,给贾东旭家送点过去……
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来,洒在两人身上,小黑在楼下的狗窝里发出轻微的鼾声。陈墨轻轻吻了吻丁秋楠的额头,心里满是期待 —— 期待着考核顺利通过,期待着院子早日修好,期待着和丁秋楠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让身边的人都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第二天一早,陈墨醒得很早,丁秋楠还在睡梦中。他小心翼翼地起床,下楼给小黑添了稀饭,又做了早饭 —— 小米粥和鸡蛋,然后才去医院上班。到了医院,他先去药房问护士:“能不能拿点药棉?我媳妇快来事了,想用这个试试,比布带子干净。”
护士是个老大姐,知道他为人正直,笑着说:“行,给你拿点,别多拿,这是公家的东西,省着点用。” 她给了陈墨一包药棉,足有二十卷,还叮嘱道,“用的时候多叠几层,别漏了。”
陈墨连声道谢,把药棉放进抽屉里,想着晚上带回家给丁秋楠,她肯定会高兴。然后他拿出专业书,开始复习考核内容,罗启成看到他这么努力,也跟着认真起来,办公室里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墨一边忙着看病,一边复习考核内容,偶尔还会去街道办问问院子的事,给贾东旭家送点粮票。丁秋楠也在钢厂适应得越来越好,和同事相处融洽,还学会了做新的针线活。小黑也越来越聪明,不仅会看门,还会跟着陈墨去院子角落解决卫生问题,成了院里的 “小明星”。
所有人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前进,陈墨知道,只要他和丁秋楠一起努力,未来的日子一定会像院子里的春天一样,充满生机和希望,所有的美好,都会如期而至。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