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的脸瞬间红到了脖子根,搓着手半天说不出话 —— 陈墨说的一点没错,他没结婚前,确实跟几个女工走得近,还总跟朋友出去喝酒,常常半夜才回家,身子就是那时候熬坏的。
“陈墨哥,我……” 许大茂想解释,却不知道说什么。
陈墨摆了摆手,打断他:“我叫你一声大茂,就多跟你说两句。你现在结婚了,晓娥是个好姑娘,家里条件好,人又文静,对你也真心。你在轧钢厂当放映员,工作稳定,工资也不低,好好过日子不好吗?别再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伤了身子,也伤了晓娥的心。”
许大茂抬起头,看着陈墨真诚的眼神,心里突然一阵愧疚 —— 结婚这几天,他光顾着自己痛快,没少让晓娥担心,现在想想,确实太不应该了。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郑重:“陈墨哥,你说的话,我许大茂记在心里了。以后我肯定踏踏实实过日子,不瞎混,不喝酒,好好跟晓娥过日子,争取早点要个孩子。”
“这就对了。” 陈墨笑了,“去吧,赶紧抓药,别耽误了。七天后记得来复查。”
许大茂拿着药方,站起身鞠了一躬:“谢谢陈墨哥!我先去抓药,七天后再来麻烦你!” 说完,他脚步轻快地走了,比进来时精神了不少。
看着许大茂的背影,陈墨端起搪瓷缸喝了口茶,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 他想起上一世看的影视剧剪辑,里面说许大茂后来为了自己的前途,举报了娄晓娥家,导致娄家被抄,夫妻二人反目成仇。当时看的时候,他也觉得许大茂丧尽天良,连自己媳妇家都能出卖。
可现在见到许大茂,听他说要好好过日子,陈墨又有点犹豫 —— 人都是会变的,或许这一世,有自己的提醒,许大茂能改邪归正,不再做那些糊涂事?
他想起小时候妈妈跟他说的事 —— 他的四爷,当年在粮站工作,有次下班带了个白面馒头,没给大儿子吃,分给了年幼的二儿子和三女儿。大儿子记恨在心,后来在特殊时期,竟然举报四爷 “私藏粮食”,导致四爷被批斗,最后客死异乡。妈妈当时叹着气说:“人心啊,有时候比刀子还狠,可有时候,一句劝诫,或许就能拉回一个人。”
陈墨揉了揉太阳穴,心里有了个念头 —— 如果能在不伤害自己和家人的前提下,帮许大茂走回正路,或许就能改变他和娄晓娥的命运,也算是积德行善。但他也清楚,凡事不能强求,最重要的还是守护好自己的小家,丁秋楠、父母、姐姐陈琴一家,这些人才是他最该珍惜的。
“先顾好自己,再谈其他吧。” 陈墨小声嘀咕着,重新拿起笔,继续整理中医知识。笔记本上,“益气补肾汤” 的药方旁边,他又加了一行批注:“此方适用于年轻男性肾气不足、气血两虚,需配合作息调整,禁熬夜、禁纵欲,方能见效。”
没过多久,又有病人进来了 —— 是个老太太,咳嗽得厉害,手里还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之前抓的药。“陈大夫,我这咳嗽还没好,你再给我看看。” 老太太颤巍巍地坐下,把布包放在桌上。
陈墨赶紧放下笔,给老太太把脉:“大妈,你是不是没按时吃药?我上次跟你说,药要温服,不能喝凉的。”
“唉,家里孙子闹,忘了两次。” 老太太有点不好意思,“你再给我开点药,这次我肯定按时吃。”
陈墨笑着点头,拿起笔开药方:“没事,我再给你调整一下,加两味止咳的药,你回去记得按时喝,别再忘了。”
忙碌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接诊病人、整理知识、解答疑问,虽然琐碎,陈墨却觉得踏实。他知道,作为一名医生,救死扶伤是本分;作为一个重生者,守护好身边的人,尽量帮能帮的人,就是对这一世最好的交代。
中午吃饭的时候,陈墨去食堂打了份白菜豆腐,还特意要了碗小米粥 —— 早上给许大茂把脉,想起自己也该注意作息,最近整理知识常常熬夜,得好好补补。正吃着,梁明远主任走了过来,坐在他对面:“小墨,昨天去部队总院会诊,情况怎么样?张政委醒了没?”
“醒了,我开了副‘益气固本汤’,让他先喝两天,第四天再去用‘透骨针’调理。” 陈墨放下筷子,把昨天的情况跟梁主任说了一遍。
梁主任点了点头,欣慰地说:“好,你做得好。张政委是老革命,你一定要用心治,这不仅是咱们医院的荣誉,也是咱们中医的荣誉。”
“我知道,梁主任,我肯定尽力。” 陈墨点头答应。
“对了,许大茂刚才来找你了?” 梁主任又问,“我刚才在药房看到他,拿着你开的药方,还跟药房的同志打听怎么煎药呢。”
“嗯,他身子虚,来求药调理。” 陈墨笑了,“我劝了他几句,让他好好过日子,他也答应了。”
“许大茂那小子,油滑得很,希望他这次能听进去。” 梁主任叹了口气,“不过有你劝他,说不定真能改好。你这孩子,就是心善,对谁都这么真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