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骑着车往新院子赶,没一会儿就到了。新院子在西四附近的一个胡同里,门口有两扇朱红色的木门,门上还挂着两个铜环,看着就很气派。推开大门,院子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地面铺着青石板,角落里盖了个煤棚,旁边还搭了个葡萄架,架子上已经栽了几棵葡萄秧,嫩绿的叶子顺着架子往上爬。丁秋楠兴奋地跑进去,看着屋里的家具:“哇,衣柜和桌子都摆好了,比我想象的还好看!”
富老大领着他们一间屋一间屋地看:“您看这火炕,我特意给您盘得宽宽的,能睡三个人,炕面用的是细泥,烧起来特别暖和,还不冒烟。” 陈墨伸手摸了摸炕面,果然很光滑,他又掀开炕席看了看,里面的烟道铺得很整齐,没有一点缝隙。“这炕盘得好,” 陈墨点点头,“辛苦你了。” 富老大又指着葡萄架:“这葡萄秧是我从老家带来的,是巨峰品种,明年夏天就能结果,到时候您和丁姑娘就能在院子里吃葡萄了。”
丁秋楠跑到院子里的秋千旁,秋千是用粗麻绳和木板做的,下面还垫了个棉垫。她坐上去轻轻晃了晃:“真舒服,陈墨,你也来试试!” 陈墨走过去,帮她推了推秋千,看着她笑得像个孩子,心里也暖暖的。富老大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感慨:“您俩真是般配,这院子以后就是你们的小家了,肯定越过越红火。”
看完院子,陈墨从包里拿出钱,递给富老大:“这是剩下的工钱,你点点。” 富老大接过钱,数都没数就揣进兜里:“陈大夫您的为人我信得过,肯定不会少。” 陈墨又多拿了五十块钱递过去:“这是给你和老二的辛苦费,这段时间麻烦你们了。” 富老大连忙推辞:“您这可不行,工钱已经够多了,这钱我不能要。” 陈墨硬是把钱塞给他:“拿着吧,以后说不定还有要麻烦你们的地方。” 富老大实在推辞不过,只好收下:“那谢谢您了,以后您有任何事,尽管找我!”
等富老大走后,丁秋楠拉着陈墨在院子里转来转去,一会儿看看衣柜,一会儿摸摸桌子,脸上满是期待:“陈墨,咱们国庆节就搬过来吧,我想早点住进来。” 陈墨笑着刮了下她的鼻子:“听你的,国庆节就搬。不过搬之前,咱们得先买煤,家里有锅炉,得备足了煤,冬天才能暖和。” 丁秋楠点点头:“那咱们现在就去买煤吧,我跟你一起去。”
两人骑着车往煤厂赶,陈墨手里拿着提前从物资局开的条子 —— 因为家里有锅炉,光靠煤本上的定量根本不够用,他特意找陈国栋帮忙开了张条子,能一次性多买些煤。煤厂门口排着长队,大多是家里过冬买煤的居民。陈墨出示了条子,负责卖煤的师傅看了看,笑着说:“原来是陈大夫,您这边请,我让伙计帮您把煤送到家。” 陈墨连忙道谢:“麻烦您了,我家就在前面的胡同里。”
师傅叫了两个伙计,用三轮车拉着煤往新院子赶。到了院子里,伙计们把块煤和蜂窝煤分别卸到煤棚里,丁秋楠还特意找了个筐子,把蜂窝煤摆得整整齐齐。陈墨则在一旁帮忙,把块煤堆在煤棚的角落里,用塑料布盖好,防止受潮。忙活了半下午,煤棚终于被塞满了,两人看着满满的煤,心里都踏实了 —— 这个冬天,再也不用担心冷了。
陈墨又在房檐下给小黑搭了个窝,用木板钉了个小房子,里面铺了厚厚的干草:“小黑,以后这就是你的家了,天冷的时候,你也可以进屋睡。” 小黑像是听懂了,摇着尾巴钻进窝里,又探出头看了看陈墨,一副满足的样子。
收拾完院子,两人骑着车准备回家。路上,丁秋楠还在兴奋地说着新院子的好处:“你看那个葡萄架,明年夏天肯定能结好多葡萄,到时候咱们可以请姐和姐夫过来吃葡萄。对了,还有那个秋千,我以后每天下班都能玩一会儿。” 陈墨笑着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
“陈墨,” 丁秋楠突然停下自行车,看着他,“现在时间还早,咱去姐姐家一趟吧?跟姐和姐夫说一下咱们搬家的事,让他们也高兴高兴。” 陈墨看了看天色,才下午四点多,确实还早:“好啊,咱先回家把东西拿上,我前两天收拾了些烟酒,给姐夫带过去。” 丁秋楠愣了一下:“你怎么想起给姐夫带烟酒了?” 陈墨笑着说:“我不是戒烟戒酒了吗,家里剩下的那些烟酒,放着也是放着,姐夫平时爱喝点酒,给他带过去正好。剩下的,回头再给咱爸拿过去。”
丁秋楠心里一阵感动,自己男人总是这么细心,不管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她的家人。她轻轻抱了抱陈墨:“谢谢你,陈墨。” 陈墨摸了摸她的头:“跟我还客气什么,走,咱回家拿东西。”
两人回到家,陈墨从衣柜里拿出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几瓶茅台和两条中华烟 —— 这些都是他以前攒下的,自从决定戒烟戒酒后,就没再碰过。他把烟酒分成两摊,一摊用布袋装起来,准备给王建军带过去,另一摊则放回盒子里,打算过两天给丁秋楠的父亲送过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