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秋楠揉着眼睛坐起来,接过姐姐,熟练地撩起衣服喂奶;陈墨则拿着干净的尿布,小心翼翼地给弟弟换 —— 动作比刚开始熟练了不少,却还是格外小心,生怕弄疼宝宝娇嫩的皮肤。
这一晚上,陈墨几乎没合眼:宝宝们一会儿饿了哭,一会儿尿了哭,一会儿拉了也哭,刚哄睡一个,另一个又醒了。丁秋楠刚开始还能睡两个多小时,后来也撑不住了,陪着陈墨一起忙碌,眼里满是疲惫,却没一句抱怨。
直到天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两个宝宝才终于吃饱喝足,沉沉睡了过去。陈墨看着窗外的微光,长长舒了口气 —— 总算是能歇会儿了。
他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来到厨房,把昨晚剩下的小米粥倒进锅里,用小火慢慢热着;又从冰箱里拿出鸡蛋,打了一碗鸡蛋羹,放在蒸锅上蒸 —— 丁秋楠刚生产完,需要吃温热、易消化的食物。
等小米粥和鸡蛋羹都做好了,陈墨才端进房间,轻声叫醒丁秋楠:“媳妇,起来吃点东西,吃完再睡。”
丁秋楠揉着眼睛坐起来,看着桌上的粥和鸡蛋羹,心里暖暖的:“墨哥,你也吃点。”
“我不饿,你先吃,我去烧锅炉。” 陈墨帮她把靠垫摞好,让她靠得舒服些,“晚上还是有点凉,烧上锅炉,你喂奶、给宝宝洗屁屁的时候也暖和点,不容易感冒。”
丁秋楠点点头,小口喝着小米粥,看着陈墨走出房间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 —— 这个男人,总是把她和宝宝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连这么小的细节都考虑到了。
陈墨来到院子里的锅炉房,里面还残留着去年冬天的煤渣。他先把煤渣清理干净,又仔细检查了锅炉的管道,确保没有漏水的地方。现在白天温度还行,可晚上还是能感觉到凉意,尤其是给宝宝洗屁屁的时候,冷水会让宝宝哭闹,烧上锅炉就能有热水,方便不少。
清理完锅炉,陈墨又去煤棚看了看 —— 去年冬天剩下的煤块还有半棚,大概够烧半个月。他掏出笔记本,记上 “找姐夫要煤票”—— 现在买煤不仅要钱,还得要煤票,没有票就算有钱也买不到。
“要是有煤气罐就好了。” 陈墨蹲在煤棚边,忍不住嘀咕 —— 他记得上一世,煤气罐后来很普及,做饭、烧水都方便,不用再烧锅炉、生炉子。可现在四九城还没见过,只在报纸上看到沪市和东北的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普及到北京。
摇摇头把这些杂念抛开,陈墨回到锅炉房,先往锅炉里注满水,又从墙角抱来几根干木柴,整齐地放进炉膛里。他怕木柴不好引火,又从屋里拿来煤油,往木柴上淋了一点,然后点燃一张旧报纸,小心地伸进炉膛。
火苗很快就蹿了起来,舔舐着木柴,发出 “噼啪” 的声响。陈墨等木柴烧得差不多了,才拿起铁锹,铲起几块大小均匀的煤块,慢慢放进炉膛里 —— 动作轻柔,怕煤块把火苗压灭。
“小楚,你咋这么早烧锅炉啊?” 身后传来丁妈的声音,她刚起床,就看见锅炉房冒烟,连忙走了过来。
陈墨回头笑了笑,手里的铁锹还没放下:“妈,晚上还是有点凉,秋楠半夜起来喂奶,还有给宝宝洗屁屁,用冷水太容易感冒了。烧上锅炉,有热水用,也能暖和点。”
丁妈愣了一下,随即有点无奈地说:“你这孩子,也太败家了吧?咱们小时候哪有这条件,冬天生娃还不是照样过来了?再说了,别人家没锅炉,难道冬天就不生娃了?”
陈墨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丁妈,语气认真:“妈,咱家有这个条件,为啥不用呢?秋楠刚生完双胞胎,身体虚,宝宝也娇嫩,能让她们舒服点,多花点煤又不算啥。”
丁妈被他说得哑口无言 —— 确实,陈墨说得没错,家里条件好,能让闺女和外孙舒服点,有啥不对的?她想起丁爸之前跟她说的,陈墨一个月的工资比普通工人一年挣得还多,养活这个家绰绰有余,也就不再说 “败家” 的话了。
“行吧,你愿意烧就烧,我去给你们做早饭。” 丁妈摆摆手,转身想往厨房走。
“妈,早饭不用做了。” 陈墨连忙叫住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 —— 有几张一元的,还有几张五角、一角的,又摸出几张粮票,一股脑递给丁妈,“您去胡同口那家‘老王包子铺’买几笼包子,再端两碗豆腐脑回来。早上人多,做早饭费时间,买着吃方便。”
丁妈接过钱和粮票,数了数,忍不住说:“这也太多了,买两笼包子、两碗豆腐脑用不了这么多。”
“您拿着备用。” 陈墨又铲了一铁锹煤块放进炉膛,“咱家菜也不多了,您明天早上顺便去菜场买点新鲜的青菜,秋楠现在需要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对了,再割点瘦肉,别买肥肉,她现在不能吃荤油,瘦肉炖粥、炒菜都合适。”
他顿了顿,又补充:“肉票我晚上给您拿,您明天去的时候记得带上。要是拎不动,就跟我说,我下班回来去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