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的话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院子里的不舍与低落。王家媛抽着鼻子,从哥哥怀里跳下来,跑到陈墨身边,仰着满是泪痕的小脸问:“舅舅,哥哥真的不是现在就走吗?你可别骗我!”
“当然不是。” 陈墨蹲下身,帮她擦去脸上的眼泪,指了指王家栋,“你看,哥哥还要在家复习三个月,八月份参加高考呢。要是他考上大学,不仅不用去当兵,还能天天在家陪你玩。”
王家栋也走过来,揉了揉妹妹的头发:“听见没?哥哥不骗你,等高考结束,我还带你去胡同口买糖葫芦,比今天这个还大。”
“真的?” 王家媛眼睛一亮,伸手拉住哥哥的衣角,“那你要好好复习,一定要考上大学!”
“好,哥听你的。” 王家栋笑着点头,心里也松了口气 —— 刚才妹妹哭的时候,他心里也酸酸的,现在看到妹妹破涕为笑,总算放下心来。
丁秋楠把陈文蕙从推车里抱起来,递给王家媛:“媛媛,你看妹妹醒了,要不要陪她玩一会儿?她刚才被你哭醒,现在还委屈着呢。”
王家媛小心翼翼地接过陈文蕙,动作生疏却格外认真 —— 她平时就喜欢跟两个小表弟、小表妹玩,只是刚才光顾着哭,没顾上。陈文蕙被她抱着,小脑袋轻轻歪着,盯着王家媛的脸,突然伸出小手,抓住了她的辫子,“咯咯” 笑了起来。
“哎呀,妹妹抓我辫子!” 王家媛惊呼一声,却没把陈文蕙放下,反而轻轻晃了晃,“妹妹真调皮,跟小黑一样。”
陈琴看着孩子们的互动,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转身进了厨房:“我去煮糖水,你们都渴了吧?顺便再蒸点红薯,媛媛最爱吃了。”
院子里的气氛彻底轻松下来 —— 陈墨和王建军坐在石桌旁,继续聊家栋当兵的事,比如怎么托人打听部队的情况,高考后怎么报名;王家栋回到秋千上,拿起《数理化通解》,却没立刻看书,而是时不时抬头看看妹妹和小表妹,嘴角带着笑意;丁秋楠则推着婴儿车,里面躺着刚睡醒的陈文轩,慢慢在院子里溜达,小黑跟在旁边,时不时用头蹭蹭婴儿车的轮子,像是在守护宝宝。
夕阳西下时,陈琴把糖水和蒸红薯端了出来。红薯的香甜味飘满院子,王家媛第一个跑过去,拿起一块红薯,吹了吹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咧嘴,却舍不得吐:“妈,你蒸的红薯真甜,比胡同口张奶奶卖的还好吃!”
“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陈琴笑着递过一张纸巾,“给你舅舅和舅妈也拿一块,还有你哥,让他也尝尝。”
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喝着糖水,吃着红薯,聊着家常 —— 陈琴说街道办最近不忙,准备帮家栋找些往年的高考真题;王建军说要找粮食局的朋友,帮忙弄点鸡蛋和奶粉,给家栋补营养;陈墨则说要帮家栋整理中医相关的复习资料,要是家栋高考不理想,还能再考虑学中医的事。
王家栋听着大人们的话,心里暖暖的 —— 以前他总觉得父母和舅舅对他要求太严,现在才明白,他们都是为了他好。他拿起一块红薯,咬了一口,小声说:“谢谢爸、妈,谢谢舅舅,我会好好复习的,不让你们失望。”
陈墨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尽力就好。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我们都会支持你。”
晚饭过后,陈琴一家准备回去。王家媛抱着陈文蕙,舍不得放手:“舅妈,我明天还能来陪妹妹玩吗?”
“当然可以。” 丁秋楠笑着说,“明天我给你做你爱吃的鸡蛋羹,让你哥也来,跟你一起复习。”
“好耶!” 王家媛欢呼一声,才恋恋不舍地把陈文蕙递给丁秋楠,跟着父母和哥哥离开了。
夜幕降临,小院里静悄悄的。陈文轩和陈文蕙已经睡着了,丁秋楠趴在陈墨怀里,紧紧搂着他的腰,头枕在他的胸口,轻轻叹了口气:“墨哥,什么时候才能跟孩子分开睡啊?每天在沙发上太不舒服了,腰都快酸了。”
陈墨躺在沙发上,双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无奈地笑了:“媳妇,孩子还不到一岁呢,这么小怎么能分开睡?再说了,他们现在晚上还会醒,得有人看着,不然容易踢被子着凉。”
“可是在沙发上太不方便了。” 丁秋楠抬起头,下巴抵在陈墨胸口,嘟着小嘴抱怨,“我喜欢在床上,又软又舒服。”
陈墨看着她娇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这当妈的,怎么满脑子都是这些?就不能多想想孩子?”
“我也想孩子啊,可我也想跟你好好待一会儿嘛。” 丁秋楠轻轻拍了拍他的胸口,“自从有了孩子,我们就没好好在一起过,每天不是喂奶就是换尿布,累死了。”
陈墨心里一软,搂紧了她:“我知道你辛苦,再忍忍好不好?等孩子一岁了,能睡整觉了,我们就把他们放到小床上,跟我们分房睡。现在嘛…… 我回头去给书房买张床,这样我们就能在书房待着,不影响孩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六零小中医:开局救了个老太太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