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时机至关重要,发育得太晚,就会陷入被动,甚至可能像原本历史上的曹操那样,只能在官渡与强大的袁绍进行一场惊险万分的战略决战,依靠火烧乌巢这样的奇计险中求胜。
而这,恰恰是江浩极力想要避免的。
曹操的“以弱胜强”充满了偶然性,但凡袁绍能采纳沮授或田丰其中一人的稳健策略,利用四州之地的雄厚实力,采取缓步推进、不断用小规模袭扰消耗曹操的战略。
要知道那时候,,袁绍只有北方异族和南方曹操两个敌人,而曹操西边有西凉马腾韩遂,南边张绣、刘表、孙权等人,无论哪一个都是难缠的对手。
四面夹击之下,袁绍缓步南下,曹操再兵多将广,也得凉凉。
因此,江浩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核心战略思想,就是“永远领先一步”,要快速发展成为最强的势力。
强到足以同时应对两路甚至三路诸侯的联手进攻,以泰山压顶之势,稳扎稳打地取得天下,而非依靠侥幸的险胜。
听到鲁肃直指核心的提问,江浩放声大笑,声音在静谧的书房中格外清朗:
“哈哈哈,子敬一语中的!洞察秋毫!”
他站起身,走到书桌旁,从一个带锁的抽屉里,珍而重之地取出一张微微泛黄的纸张。
他将其轻轻推到鲁肃面前,语气风轻云淡:
“子敬且看,此乃今年年初,局势未明之时,我为主公定下的‘第一年发展规划’。”
鲁肃神色一凛,双手接过这张承载着重大机密的黄纸。
指尖触碰到纸面,能感受到墨迹早已干透,甚至纸张边缘已有轻微磨损,确实非近期所为。
他凝神细看,上面用清晰而有力的笔迹,分条列项,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未来一年的行动纲要:
春(1-3月): 稳定乐安,接收流民,整顿军备,秘密派遣简雍西行……
夏(4-6月): 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发展盐业,联络各方,筹措钱粮……
秋(7-9月): 巩固根基,秋收储备,情报渗透青州北部黄巾各部,策反、分化……
冬(10-12月): 择机出兵,以雷霆之势,剿抚并用,平定青州北部(济南国、齐国、平原黄河以南、泰山群寇,收编精壮,安置老弱……
附属项: 人才招揽名单(张昭、张纮、鲁肃……)、技术发展优先级(盐、纸、农具……)、对外关系方略(结公孙、交陶谦、备袁曹……)
每一项后面还有更细致的分解和预期目标,比如收编黄巾精壮的数量,安置流民所需的预估粮草,甚至对可能出现的阻力如地方豪强、黄巾顽固派都有应对预案。
鲁肃越看越是心惊,拿着纸张的手微微颤抖。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计划,它是一个缜密、系统、极具可操作性的战略执行方案!
它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分解成了一个个可以逐步实现的阶段性目标。
更可怕的是,从时间节点看,这份计划制定于刘备刚刚进入乐安,立足未稳之时!
这是何等的远见和魄力!
喜欢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