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出钢有三万斤。”
但这还没完!
老墨紧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这句话在知情人听来,其价值甚至超过了那三万斤的数字:
“并且!”他语气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自信。
“比窝萌(我们)买来的钢材几酿(质量)要高!”
质量更高!
翻译小伙这次也意识到了这段话的分量,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平稳但依旧难掩激动的语调,清晰无误地转述:
“岳部长汇报,高炉炼钢实验,已经完成了一座高炉的建造。由于规模不大,又是初次炼制……”
他刻意放缓了语速,确保每个字都砸进众人心里。
“一炉出钢……三万斤。”
“并且!”他着重强调:“比我们之前花费重金采购来的钢材,质量要更高!”
“轰——!!”
会议室彻底炸开了锅!
三万斤!钢?!
不是铁!是钢!
是他娘的钢!
这个数字本身已经足够震撼!
要知道,他们之前花费百万巨资,四处求购,囤积起来的精钢也才五万斤!
而这,仅仅是一座实验性小高炉一炉的产量!
“好!”
李建成率先喝彩,用力鼓掌!
他根本不在乎老墨原话是怎么说的,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在正式会议上,将科研部的进展和方向,清晰、有力地传递出去,打消部分人的疑虑,统一思想!
随着李建成的带头,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掌声不再是出于礼节,而是带着真正的振奋与期待!
蒸汽机能变大变小了!
高炉炼钢一炉出钢三万斤!
造纸、农具改良也快出成果了!
这一百四十五万贯,似乎……真的能看到点实实在在的东西了!
就算那蒸汽机暂时还像个吞金兽,但这些能快速变现、惠及民生的项目,足以让众人对科研部的看法大为改观。
老墨看着突然热烈起来的场面,有点懵,小声问翻译:“李……李们系在开心咩?”
翻译小伙面不改色,低声快速回道:“部长,大家在为您和科研部的卓越成果感到高兴。”
老墨“哦”了一声,虽然不太明白具体高兴啥,但感觉氛围不错,便也学着样子,笨拙地拍了拍手。
李建成看着这一幕,心中大定。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先用能快速见效的项目稳住大家,给老墨争取更多时间和资源去搞那些真正改变世界的大玩意儿!
这个翻译,找得真是太他娘的值了!
“老墨……咳……岳部长,既然他娘的蒸汽机和钢都算是已经搞定了,那是不是可以整火车了?!”
老墨愣了一下,脑子飞快地转着,从李建成曾经那些天马行空的描述里捕捉到了对应的信息,眼睛瞬间亮了,用方言确认道:
“火切?就系(就是)李(你)给窝(我)港滴(说的)辣锅(那个)强强滴(长长的),在轨道上跑滴切(的车)?”
“对!就他娘的是那玩意儿!”
李建成重重点头,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憧憬。
“你们科研部,可以先搞个模型出来!不用太大,能在地上跑起来,证明这个想法可行就行!先实验,摸清门道!”
他深知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
直接造真火车不现实,但弄个缩小版的模型,验证蒸汽机车在轨道上行驶的可行性,完全在目前科研部的技术能力范围内。
老墨一听是搞模型、做实验,不是让他立刻变出个真家伙来,顿时松了口气,随即那股属于研究者的劲头就上来了。
这玩意儿听起来就他娘的带劲!
他忙不迭地点头,带着浓重口音应承下来,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吼哒啦(好的啦)!明白!模型!习验!”
他用力挥舞了一下瘦削的胳膊,仿佛已经看到了那小型蒸汽机车在迷你轨道上喷着白汽奔跑的场景。
“窝回克(我回去)就气(就去)搞啦!”
说完,他竟是一刻也坐不住了,也顾不上什么会议礼仪,冲着李建成和众人胡乱点了点头,转身就往外走,嘴里还用方言念念有词,显然已经开始在脑子里构思模型的设计了。
那翻译小伙愣了一下,赶紧向李建成等人行了个礼,快步跟了上去。
看着老墨那火急火燎、仿佛要去抢钱般的背影,李建成非但没有责怪,反而畅快地大笑起来。
“好!搞研究要的就他娘的是这个劲头!”
他收回目光,看向会议室里仍旧有些没回过神来的众人,李建成看着台下那些懵批的眼神,知道“火车”这个概念对这群生活在七世纪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超前了。
他不得不压下兴奋,像给小学生启蒙一样,耐心地、用最形象的方式解释起来。
“都别瞎琢磨了,听老子给你们打个比方!”
他敲了敲桌子,吸引回所有人的注意力。
然后,他顺手拿起桌上一个陶瓷笔筒,将其横着放倒,在桌面上推着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