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这些土办法,核心思想只有一个!”林烽总结道,“尽可能地把‘感觉’变成‘比较’,把‘大概’变成‘范围’。 我们做不到绝对的标准,但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自制的简易工具,实现相对的统一和可控。这样才能保证修好的武器性能基本一致,才能实现零件的有限互换!”
五天的培训,紧张而充实。这二十名战士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维修还可以这样搞!他们不再盲目崇拜老师傅那玄之又玄的“手感”,而是开始相信工具、相信方法。
培训结束后,这批“种子”回到了各自的维修组,立刻开始应用所学。他们拿着自制的树枝量具检查枪管,用“标准木片”调试扳机簧,虽然工具简陋,但效率和质量却肉眼可见地提升了!
王科长几天后兴冲冲地跑来告诉林烽:“神了!林科长!就这么几天功夫,各组的维修效率,平均提升了起码百分之三十!送修枪支的返修率也下降了不少!特别是那些学徒工,现在也能独立处理一些简单故障了,因为有了判断标准!那几个老倔驴师傅(指老师傅),一开始还不以为然,现在也偷偷学着用木片调弹簧了!哈哈哈!”
林烽看着维修场上那虽然依旧忙碌但却显得井然有序了许多的景象,欣慰地笑了。标准化的理念,就像一颗种子,通过这次短训班,深深地植入了师部军械科这片土壤。虽然只是初步解决了“维修慢”的问题,距离真正的现代化、标准化军工还差得很远,但这无疑是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他知道,接下来的挑战,是如何将这套方法推广下去,并逐步建立起更完善的制度和资源保障。
(本章字数:4400字)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