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闻讯赶来,拿起那颗新出炉的弹头,掂了掂,又看了看那光滑的流线型,啧啧称奇:“他娘的!这石头疙瘩里还真能蹦出金娃娃来!这子弹头,看着就带劲!比咱们以前那些歪瓜裂枣强多了!老陈,好手艺!林烽,好点子!”
成功带来了巨大的动力。老陈带着他的学徒们,开始加班加点地制作更多的石模。林烽则将优化后的尺寸规格标准化,要求每一套新模具都尽可能统一。
有了标准化的、合缝精度更高的石模,复装子弹头的效率和质量迎来了飞跃!
以前使用粗糙的陶土模,需要小心翼翼,废品率高,一天下来,几个老师傅忙死忙活,也就能产出七八十颗能用的弹头。 而现在,使用石模,只要熔铅跟得上,浇铸、冷却、脱模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废品率极低!老陈带着他的小团队,一天就能稳定地产出一百五十颗以上尺寸统一、质量上乘的弹头!
消息传到各连队,战士们更是欢欣鼓舞。 “听说了吗?装备科用石头磨出宝贝了!一天能造一百多个新弹头!” “真的假的?石头还能造子弹?” “那还有假?团长都夸了好几次了!说新弹头又准又狠!” “太好了!以后咱们子弹能宽裕点了!不用抠抠搜搜算计着打了!” “还是林专员有办法!总能变废为宝!这石头在他手里都能变成枪子儿!” “还有那个新来的陈师傅,听说手艺绝了!” “咱们警卫团真是藏龙卧虎啊!”
弹头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虽然子弹的完全体还需要底火、发射药和弹壳的回收再利用,但弹头这个最大的瓶颈被突破了!这意味着战士们手里能拥有更多可靠的弹药,战斗底气更足了。
李云龙看着装备科那边日渐增长的弹头产量,心情大好,对孔捷和丁伟说:“看见没?咱们这‘流动兵工厂’算是初具规模了!林烽这小子,就是个聚宝盆!老陈这块宝,挖得值!”
孔捷笑道:“这就叫技术就是战斗力!咱们现在是一边长征,一边壮大!”
丁伟则盘算着:“等到了陕北,有了稳定的地方,把这些匠人和技术都整合起来,咱们的军工就能真正走上正轨了。”
夕阳下,老陈依旧在认真地打磨着新的石模,额头上挂满汗珠,却神情专注而满足。林烽在一旁和他讨论着是否可能尝试制作更复杂一些的模具。
那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沙沙的磨石声,在这片充满危险的草地上,奏响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顽强乐章。每一颗从石模中诞生的光滑弹头,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为这支队伍的钢铁洪流,默默地增添着一份坚实的力量。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