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兵工厂首先忙碌起来。按照命令,他们需要立即调拨首批装备:
十具八管火箭炮(39式-2型)!二十门75毫米山炮!四十门82毫米迫击炮!六十门62毫米迫击炮!十门高射机枪!
以及为保卫部队换装的三千支81式-2型步枪、八百支37式冲锋枪、一百挺37式重机枪!
还有相应的基数弹药!
这可是瓦窑堡兵工厂近半年来的大部分重型火炮库存和相当一部分轻武器储备!
老张和王老铁带着全厂职工,怀着无比自豪又有些不舍的心情,将那些凝聚着心血的“宝贝”一一检查、维护、装箱。看着那一排排威武的火箭炮和山炮被拉出仓库,王老铁忍不住摸了摸冰冷的炮管,喃喃道:“老伙计,出去可要争气啊,多敲掉几个鬼子炮楼!”
牛大力带着警卫排和运输队,负责这次空前规模的装备转运工作,他拍着胸脯向林烽保证:“厂长,你放心!一根炮管子,一颗子弹,俺都平平安安给你送到部队手里!”
与此同时,各部队选拔的炮兵骨干、从抗大等单位抽调的专业人才,以及负责保卫的步兵部队,开始向指定集结地域汇集。李云龙接到命令时,正在跟部下吹嘘他当年如何用一发迫击炮弹端掉鬼子机枪阵地的“光辉事迹”,一听让他去当炮兵团团长,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咧开大嘴笑了:“哈哈哈!老天爷开眼啊!我李云龙也能指挥大炮了!还是成群的!告诉林烽那小子,他够意思!这团长,老子干了!”
另一位团长王大山,则沉稳得多,他仔细研究着即将到手的装备清单,开始默默筹划部队的编成和训练。
半个月后,在一个严格保密的山谷里,两个崭新的炮兵团正式宣告成立!当覆盖在装备上的帆布被掀开,露出那成排的、闪烁着冷峻金属光泽的火箭炮、山炮、迫击炮时,所有在场的干部战士都发出了由衷的惊叹和欢呼!
李云龙走到一门75山炮前,爱不释手地摸着那粗壮的炮管,又跑到八管火箭炮旁边,看着那密集成排的发射管,眼睛都在放光:“他娘的!这才是爷们该玩的家伙!比老子的意大利炮可带劲多了!”他转身对一旁的王大山说:“老王,看见没?咱们这回可是鸟枪换炮了!以后打仗,得讲究点技术含量了!”
王大山笑着回应:“老李,装备是好装备,可怎么用好,还得靠咱们这两下子。我看,得抓紧时间搞训练,尽快形成战斗力。”
林烽作为“功臣”,被特邀参加了成立仪式。看着眼前这支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炮兵部队,他心潮澎湃。他在仪式上简短发言:“同志们!这些武器,是咱们瓦窑堡兵工厂全体职工,用汗水和智慧,一点点抠出来的!今天,把它们交给你们,就是希望你们能用这些‘铁拳头’,狠狠打击日本侵略者!打出咱们八路军的威风!我们兵工厂,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保证炮弹管够!”
李云龙大大咧咧地揽住林烽的肩膀,嗓门洪亮:“林老弟,啥也不说了!你就瞧好吧!老子要用这些炮,把鬼子的屎都轰出来!到时候,缴获了好东西,少不了你的!”
不久后,这两个新生的炮兵团就在一次大规模反扫荡作战中初露锋芒。李云龙团利用八管火箭炮的突然齐射,覆盖了日军一个联队的集结地,造成其巨大混乱;王大山团则用75山炮精准拔除了多个日军据点。首战告捷,战果辉煌!
消息传回瓦窑堡,全厂欢腾!老张激动地对王老铁说:“老铁,听见没?咱们的炮,建功了!”
王老铁咧着嘴,眼眶有些湿润:“值了!咱们这汗,没白流!”
牛大力更是逢人便吹:“瞧见没?咱们造的家伙,在李云龙手里,愣是玩出花来了!”
苏婉在生产计划上,已经为补充消耗的炮弹,划上了重点标记。
林烽站在厂部的高处,听着远方隐约传来的、不知是训练还是实战的炮声,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这两个炮兵团的建立,不仅极大地增强了129师的战斗力,更标志着八路军在装备建设和战术运用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瓦窑堡兵工厂,作为这一切的基石,其价值和地位,也由此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他仿佛已经看到,未来战场上,由瓦窑堡铸造的“钢铁风暴”,将更加猛烈地席卷一切侵略者。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