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第二条……进度缓慢得让人心焦。牛大力中间跑来看过一次,听着那噪音,看着那慢如蜗牛的速度,忍不住嘟囔:“俺的娘,这比老牛拉破车还慢啊!这得拉到猴年马月去?”
王老铁瞪了他一眼:“你懂个屁!这是绣花!是在钢铁里面绣花!慢工出细活!快了,刀崩了,或者线拉歪了,这根宝贝管子就废了!”
老周和他的班组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和技艺。他们三班倒,人歇机器不歇,日夜不停地守护在机床旁。眼睛熬红了,手上磨出了泡,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创造历史。
整整三天三夜!当第二十四条,也是最后一条膛线被完美地拉制出来时,整个窑洞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声!
老周用带着放大镜的膛线检测仪,仔细检查着每一条膛线的深度、宽度和均匀性,他的手因为激动而微微发抖。
“报告厂长!24条右旋膛线,全部拉制完成!深度2.00毫米,正负0.05毫米!符合设计要求!”
“太好了!”林烽重重一拳砸在掌心,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一道工序是内膛镀铬,这是为了提高炮管的耐烧蚀性和寿命,是家泉次郎根据有限资料提出的新工艺。在一个特制的电解槽中,炮管内壁被均匀地镀上了一层薄而坚硬的铬层,闪烁着与众不同的亮银色光泽。
全部加工完成,共用时六天!
但这根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炮管能否真正承受住火炮发射时的巨大压力,还需要最后的检验——强度测试!
一根粗大的高压水管被连接到了炮管尾部,另一端连接着手动加压泵。林烽等人围在周围,气氛再次紧张起来。
“开始加压!”林烽下令。
压力表的指针开始缓慢而坚定地爬升。
10兆帕……15兆帕……20兆帕……(远超过常规炮弹发射时的膛压)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目光死死盯着炮管和压力表。
25兆帕……28兆帕……
王老铁紧张地攥紧了拳头,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
老周则紧紧贴着炮管,仔细倾听着任何异常的声响。
“30兆帕!达到测试压力!”操作员大声报告。
“保压五分钟!”林烽声音沉稳。
这五分钟,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窑洞里静得只能听到人们粗重的呼吸声和压力泵轻微的嘶嘶声。
时间一到,操作员再次仔细检查炮管各处,尤其是焊缝和管壁。
“报告!保压结束!压力稳定!炮管各部位无渗漏,无变形,无异常!”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刹那间,窑洞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老周和他的班组成员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王老铁和李德顺老师傅用力地拍打着对方的肩膀,哈哈大笑。连一向冷静的家泉次郎,也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容,用力地鼓着掌。
林烽走到那根静静地躺在支架上、内壁闪烁着铬光、布满了完美膛线的炮管前,如同抚摸一件绝世珍宝。他深吸一口气,转过身,面对所有激动的人群,用尽全身力气,朗声宣布:
“同志们!我们创造了历史!这根由我们瓦窑堡兵工厂完全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首根105毫米榴弹炮炮管,经受住了最严格的考验,完全合格! 我宣布,此型炮管,正式命名为——‘41式-1型榴弹炮炮管’! 以纪念我们在这1941年取得的伟大突破!”
“41式!41式!”欢呼声震耳欲聋,冲出窑洞,在瓦窑堡的山谷间久久回荡。
牛大力兴奋地冲过来,摸着那冰冷的炮管,咧着大嘴:“哈哈哈!这下可好了!咱们也有大炮管子了!以后看哪个鬼子炮楼还敢在咱面前嘚瑟!”
老张擦着激动的泪水,对林烽说:“厂长,有了这第一根,就有第二根,第三根……咱们的‘战争之神’,终于要出世了!”
林烽看着眼前这根象征着力量与希望的炮管,心潮澎湃。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炮架、反后坐装置、瞄准系统等诸多难关需要攻克。但最核心、最艰难的炮管已经被他们征服!瓦窑堡兵工厂,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真正撬开了重型火炮制造的大门!一条通往更强军工未来的康庄大道,已然在他们脚下铺开!这“41式-1型”炮管,必将成为未来战场上,令敌人闻风丧胆的“攻坚利器”!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