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九月初,太行山秋意渐浓。瓦窑堡兵工厂的仓库里,两千多具崭新的防毒面具整齐码放,等待着发往前线。然而,林烽站在仓库门口,眉头却越皱越紧。
厂长,面具都生产完了,您怎么还愁眉苦脸的?王老铁抱着一箱刚检验合格的面具走进仓库,见状不解地问。
林烽拿起一具防毒面具,轻轻摩挲着面罩的橡胶边缘:老铁,你说前线战士们拿到这些面具,真的会用吗?
这时,唐忠祥拿着一份刚从前线传回的报告匆匆走来:厂长,您的担心很有道理。这是侦察连刚送回来的报告,有几个连队已经配发了第一批面具,但使用情况很不理想。
报告记载了几个让人揪心的案例:有的战士把面具当围脖戴,有的过滤盒装反了,更有人嫌憋气直接把面具摘了挂在腰上。
胡闹!简直是胡闹!老周气得直跺脚,咱们辛辛苦苦造出来的保命装备,他们就这么不当回事?
林烽沉思片刻,突然拍板:立即组织培训队!我要派最好的技工去前线,手把手教战士们怎么用!
消息一传出,兵工厂顿时炸开了锅。技工们都是些手艺人,让他们去前线教学,这可是头一遭。
厂长,让我去吧!让人意外的是,第一个报名的竟是平时最不爱说话的秀兰,面具是我带着女工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我最了解它的构造。
王老铁也站了出来:算我一个!我倒要看看是哪个愣头青敢把咱们的心血当儿戏!
最后,林烽精心挑选了五名技工组成培训队:经验丰富的秀兰负责讲解面具构造,手巧的小陈负责示范佩戴,细心的唐忠祥负责理论教学,直爽的王老铁负责实战演练,还有保卫科的沈泉负责全程安保。
临行前,林烽特意为培训队送行:同志们,这次任务非同小可。你们不仅要教会战士们用面具,更要让他们明白,这小小的面具关键时刻能救命!
培训队的第一站是驻扎在三十里外的独立团三营。听说兵工厂来了人,战士们好奇地围了上来。
同志们,我是瓦窑堡兵工厂的王老铁!王老铁站在临时搭起的讲台前,声音洪亮,今天来教大家怎么用这个保命的神器!
台下顿时响起窃窃私语:
不就是个面具吗?有啥好教的?
戴着憋得慌,还不如不用...
王老铁不慌不忙,拿起一具面具:有哪位同志愿意上来试试?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战士跳上台:我来!这玩意儿还能难倒我?
小战士麻利地戴上面具,得意地昂着头。秀兰走上前,轻轻在面具边缘按了按,摇摇头:没戴好,漏风。
她亲自示范:先理顺头带,把面罩完全展开,从上往下戴,最后调整头带松紧。每一个动作都干净利落。
戴好后要做一个重要检查。秀兰用手掌捂住过滤盒的进气口,慢慢吸气,感觉面罩会不会塌陷。如果塌陷说明密封良好,如果还能吸进空气,就要重新调整。
小战士按照这个方法一试,果然发现刚才戴得松松垮垮。台下战士们这才认真起来。
唐忠祥的理论课更是别开生面。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战士们能听懂的语言讲解原理。
同志们知道小鬼子最可能用什么毒气吗?唐忠祥问。
台下七嘴八舌:
听说会让人流眼泪?
还有会让皮肤烂掉的?
说得对!唐忠祥拿起过滤盒拆开,所以我们这里面装了三道防线:活性炭对付大多数毒气,碱性纱布专门对付酸性毒气,还有一层专门防糜烂性毒剂的特殊材料。
他把每层材料都拿出来展示,战士们看得目不转睛。
最受欢迎的是小陈主持的实操课。他把战士们分成小组,进行佩戴比赛。
预备——开始!
随着口令,战士们手忙脚乱地戴起面具。有人把带子缠成了一团,有人把面罩戴反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小陈叫停比赛,大家看看三班长的戴法。
三班长是个老兵,动作干净利落,三秒钟就完成了佩戴和气密检查。
战士们由衷地鼓掌。
小陈趁机讲解要点:戴面具要快,但要快而不乱。记住口诀:一展二戴三调整,四检查五呼吸。
培训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难题。有些老兵对新装备很排斥,认为这是多此一举。
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还用学这个?一个满脸伤疤的老排长不以为然。
王老铁也不争辩,而是把他带到特制的烟雾帐篷前:老哥,敢不敢进去待一分钟?
老排长不服气地钻进去,结果不到十秒就被呛得跑了出来,眼泪鼻涕直流。
这...这是什么玩意?老排长边咳嗽边问。
这只是模拟的催泪瓦斯。王老铁严肃地说,真要遇到鬼子的毒气,比这个厉害十倍!
老排长这才心服口服,主动要求加练。
培训队每到一个连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在山地部队,他们重点训练在行进中快速佩戴;在炮兵部队,他们教大家在装填炮弹时如何兼顾防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