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依旧凛冽,但瓦窑堡兵工厂内却因五位“大神”的到来而热气腾腾。次日清晨,林烽决定亲自带领五位工程师全面参观厂区,让他们对未来的“战场”有个直观的了解。
“各位专家,我们这里条件比较简陋,一切都是从无到有,摸索着建起来的。”林烽一边引路,一边谦虚地介绍。
荣克笑着回应:“林厂长过谦了,昨晚我们聊到深夜,就知道这里藏龙卧虎。”
一行人首先走向的是机械加工车间。车间里,车床、铣床、钻床轰鸣作响,工人们正在专注地加工着各种零件。老周正指挥着几个年轻学徒操作一台新改进的炮管镗床,看到林烽一行人,连忙迎了上来。
“厂长,专家们!”老周用棉纱擦着油污的手,憨厚地笑着。
彭家蒙一眼就被那台正在工作的炮管镗床吸引了。他走上前,仔细观察着刀具的进给和工件的旋转,忍不住赞叹:“这镗床的刚性很好!导轨磨损也不大,保养得相当不错。加工精度能保证多少?”
老周自豪地回答:“回专家的话,咱这床子自己改过传动齿轮,现在加工炮管,内膛光洁度能保证在△7以上,直线度百米误差不超过一根头发丝!”
田方推了推眼镜,凑近看了看加工中的炮管坯料,惊讶道:“这坯料……是咱们自己铸的?看这材质,不像普通的铸铁啊。”
林烽解释道:“这是跟隔壁炼钢厂协作弄出来的球墨铸铁,经过特殊热处理,强度和韧性都够用。咱们条件有限,只能土法上马,一点点试出来的。”
“土法上马能试出这个水平,了不起!”一直话不多的杨勇也点了点头,他更关注的是材料本身。
简单的机械车间已经让专家们收起了部分初来时的“客气”,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然而,当他们走出机械车间,顺着林烽指引的方向,看到远处王家湾方向那根巨大的、正冒着滚滚浓烟的烟囱时,表情瞬间凝固了。
“那是……炼钢厂的烟囱?”荣克停下脚步,有些不确定地问。在他的想象中,八路军敌后兵工厂的炼钢设备,顶多是几座小坩埚炉或者土高炉。
林烽点点头:“对,那就是咱们的王家湾炼钢厂,走,带各位去看看。”
越靠近炼钢厂,空气中的灼热感和硫磺味就越发明显。巨大的烟囱如同一个工业巨兽的呼吸器官,不断向灰蒙蒙的天空喷吐着灰白色的烟云,伴随着有节奏的、低沉的轰鸣声。
走进宽敞却闷热的厂房,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景象让五位见多识广的工程师彻底惊呆了!
厂房中央,矗立着一座庞然大物——一座拥有着巨大炉体和复杂管道系统的酸性平炉!炉体正散发着惊人的热量,透过观察孔,能看到炉膛内翻滚着的、耀眼夺目的橘红色钢水。工人们穿着厚重的石棉服,拿着长长的钢钎,正在炉前紧张地作业。
“我的老天爷……这是……平炉?!三十吨的?”彭家蒙张大了嘴巴,下意识地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他在东北见过更大的,但在这贫瘠的太行山深处,出现这样一座“现代化”的炼钢设备,其震撼程度无以复加。
炼钢厂负责人何强洗,一个脸庞被炉火烤得黑红、身材壮实的中年汉子,看到林烽,抹了把汗跑了过来,嗓门洪亮:“厂长!您咋来了?哟,这就是延安来的专家吧?欢迎欢迎!”
林烽介绍道:“老何,这五位就是上级派来的坦克专家。专家们,这是何强洗,何厂长,咱们王家湾炼钢厂的顶梁柱。”
荣克还没从震惊中恢复,指着平炉,声音都有些变调:“何厂长,这……这座平炉,是你们建的?它能正常出钢?”
何强洗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语气带着朴实的自豪:“是啊,荣专家!这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当初为了弄这家伙,可费了老鼻子劲了。炉体是用鬼子铁轨和报废锅炉改的,耐火砖是自己烧的,管道是一点点凑出来的。现在嘛,基本上能保证三天出一炉钢水,一炉三十吨,稳稳的!”
“三……三天一炉?三十吨?”田方喃喃自语,飞快地心算起来,“那一个月……就是十炉,三百吨钢水?!”
彭家蒙已经迫不及待地拉住何强洗的胳膊,急切地问:“何厂长,你们这每月三百吨钢,都是什么品种?能炼造坦克用的装甲钢吗?”
何强洗大手一挥,信心满满:“放心吧彭专家!普通的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咱都能炼!至于坦克钢,李专家昨晚就跟我们聊过了,提出了新配方和工艺要求。不就是锰铬镍合金钢嘛!咱们仓库里攒了些从鬼子那里缴获的废钢烂铁,里面有不少好料,再加上咱自己琢磨的配料,保证给你们炼出能挡鬼子炮弹的好钢来!现在这产量,除了供应老周他们造炮管,给你们坦克项目腾出几十吨额度,没问题!”
李均早已打开了他的宝贝皮箱,取出几个小钢锭样品和笔记本,凑到何强洗身边,开始详细讨论起来:“何厂长,这是我对装甲钢成分的一些初步设想,你看这个铬的含量,还有淬火温度和时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