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至筑基中期,陈远只觉周身元炁充盈流转,神清气爽,对天地灵气的感知也敏锐了数倍。但他很清楚,空有境界而无护道之能,如同孩童怀抱金砖行于闹市。
他将这个想法与青松道长沟通,老道长抚须沉吟片刻,道:“我白云观传承,重心性修养与根基打磨,于杀伐之术确实不甚侧重。不过,藏经阁二层,倒也收藏了一些前辈高人游历所得,或与同道交流换来的攻伐之术残篇、笔记。其中或许有适合小友的,只是大多残缺不全或要求奇特,观中弟子少有能练成者,小友若有兴趣可自行上去一观,但需谨记,贪多嚼不烂,择其善者而从之。”
陈远闻言大喜,谢过道长后,再次踏入藏书阁,这次径直走上了那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来到了二层。
二层比一层更为幽静,书架也少了许多,上面摆放的书籍明显更为古老,有些甚至不是书册,而是竹简、玉简或是兽皮卷,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封的气息。
林静依旧守在楼梯口,如同一尊沉默的守护神。
陈远放慢脚步,一排排仔细浏览起来,这里的典籍不再局限于道家,甚至还夹杂了一些佛门手印图谱、巫族祭祀舞步的记录,以及一些只有寥寥几笔注解、描绘着奇怪能量运行路线的残页。
他首先排除掉那些明显需要特定血脉或信仰才能修炼的诡异法门,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相对完整、原理清晰或者与他自身属性较为契合的术法上,只是越看越摇头。
《庚金剑气诀》,引西方庚金之气,凝练无坚不摧之剑气,可惜缺失了最关键的总纲与温养剑意之法,只余几个粗浅的运剑技巧。
《地缚藤蔓术》,木系术法,可催生草木缠绕困敌,但对环境依赖太大,且威力增长有限。
《流火咒》,操控火焰,但口诀残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风险太高。
翻找了近一个小时,大多都是这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就在他略感失望准备放弃时,眼角余光瞥见书架最底层角落,有一卷颜色暗沉、毫不起眼的兽皮卷。
他弯腰将其拾起,入手微沉,兽皮不知是何物种,历经岁月依旧坚韧,展开一看,上面是用一种古老的朱砂颜料绘制的图案和文字,并非现代汉字,更像是一种符文。但奇妙的是,当他的神念触及这些符文时,一股信息便自然而然地流入心间。
《小五行术·残篇》。
根据开篇简述,此法并非单一的攻击或防御术法,而是一种对五行基础规则运用的总纲。其核心在于理解五行相生相克之理,以自身元炁为引,撬动天地间的五行之力,化为己用。可惜,这卷兽皮上只记载了其中两种相对完整的应用“锐金术”与“厚土盾”。
“锐金术”并非凝聚金属性剑气,而是将一股锐利、凝聚的“金行之意”附着于拳脚、兵器甚至是指尖元炁之上,极大增强其穿透性与破坏力,更妙的是此术对元炁属性要求不高,关键在于对“锐利”意境的领悟和能量结构的精密操控,这正好契合陈远修炼《太初衍道经》所带来的对能量本质的深刻理解力和掌控力。
“厚土盾”则是引动“土行之力”,在身前瞬间凝聚一面由元炁构成的、蕴含大地厚重沉凝意境的护盾,防御力惊人,且对能量攻击和物理攻击都有不俗的抵御效果。
这两种术法,一攻一守,皆是基础,却直指五行规则运用之本源,潜力巨大,正适合现阶段筑基期的他学习,也能很好地弥补他近身攻防的短板。
“就是它了!”陈远心中欣喜,将这卷兽皮小心拿起,下楼找到青松道长,说明情况。
青松道长看到是这卷兽皮,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此卷乃我师祖当年游历昆仑墟时,于一古修洞府外围所得,材质特殊,内容晦涩,非神念强大、悟性高超者难以解读,观中几代弟子尝试者不少,却无人能真正入门,最多模仿其形,不得其神。小友竟能选中它,果然缘分匪浅,既然与你有缘,便借予你参悟吧。”
陈远郑重谢过,带着兽皮卷回到了安排的静室。
他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先花了大半天时间,反复研读兽皮卷上关于“锐金术”和“厚土盾”的符文释义和能量运转图示,并用自己最熟悉的科学建模思维进行解析。
金行之意,锐利、凝聚、无坚不摧,这可以理解为一种提高能量局部压强和频率的特殊震荡模式?
厚土盾,大地厚重,承载万物,元炁结构需要呈现稳定的网状分层,并模拟某种能量阻尼效应?
他将晦涩的符文描述,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能量模型,在脑海中不断推演、优化。
直到自觉理解透彻,他才来到后院那处青石练功场,准备进行实际演练。清风不知从哪儿得了消息,又兴冲冲地跑了过来,嚷嚷着要当陪练,林静也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场边。
陈远首先尝试“锐金术”。他屏息凝神,回忆着那种“锐利”的意境,同时按照推演出的能量模型,将一股精纯的元炁凝聚于右手食指指尖,起初几次,元炁只是微微发亮,锐意不足,他不断调整着元炁的输出频率和结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颗石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一颗石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