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打算找到做黑陶的人家,直接买吗?”许旭问道。
杨安哲点着头说:“肯定呀,刚才那家店卖价280,我们找到制作的地方,100以内肯定可以拿下,以后也方便长期订货。”
“你打算这这个土鸡?”许旭又问。
杨安哲摇摇头:“这个土鸡估计产量不高,而且价格高。没必要,做什么我再琢磨琢磨,想去找锅。”
“嗯!”许旭也点点头。
从派出所旁边的路口下来,就看到往下是一个山坡,相当于派出所和门前的道路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而现在老板娘所说地方是在山脚,要通过来回之字形的柏油路盘旋下山,那老板娘口中的七道拐也就意味着要来回拐七次才能下到山脚。而从现在的高处看下去,每一个折回的路可都不短。
杨安哲抬起大拇指瞄了瞄山脚说:“这样来回走太无聊了,两点之间直线最近。我们爬山直下吧。”
“来呀!”许旭完全同意这不走寻常路的主意。
于是,俩人手脚并用,顶着下午的烈日开始从草丛、灌木、碎石中攀爬而下。于是,几公里的柏油路,被缩短成了几百米的海拔下降。虽然时间不一定省多少,但乐趣多了不少。俩人仿佛回到了少年春游的时代,互相嬉闹着,在野地探险一般。
终于满头大汗的跳下最后一道土坎。回望刚才的派出所大楼,变得和火柴盒差不多。杨安哲颇有成就感的说:“嚯,从下看更高,起码有五六百米。”
许旭杵着膝盖喘着粗气说:“真的,老杨,也就我会陪着你疯。”
“那不是挺好的吗?你不也就我陪你疯。”杨安哲笑着说。
“那说好了哈,我正在论坛看车,回去看好了,你得陪我去买车。”许旭趁机锁死约定。
“行,没问题。”杨安哲爽快的答应。
顺着山脚的路绕过一个弯,一条清澈的小河在林间流淌,河岸边开满野花,十月的秋风吹翻了调色盘,金黄、橘红、火红、橙黄……仿佛是大自然最绚烂的织锦般绚烂多彩,被赋予了无尽的生命力。阳光透过稀疏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如同点点星光,点缀在这片斑斓的山谷画卷上。
“前边好像有个院子。”杨安哲指着树林掩映的前方说。
“好像有牌子,看不清。”许旭说着,俩人快步穿过树林。这哪是院子,倒像个牧场,石头垒砌的门柱,两道斑驳的木制栅栏门,门柱两侧都用木篱笆围了起来。石柱上挂着一块用喷绘布包着的牌子,喷绘布上几个大字“扎西生态园”。杨安哲和许旭俩人靠近大门,引来的院子里激烈的狗吠。接着一个男人的声音:“大黄,嘘嘘。”接着脚步声向大门走来。杨安哲伸头往栅栏门里望去,见一个短发的小伙走来。小伙也看到门外的人影,紧走两步拉开栅栏门对杨安哲俩人说:“你好,有什么事吗?”小伙带着点藏族普通话特有的口音。麦色的皮肤,瘦而健壮的身形,五官棱角分明,明亮的眼睛透着机灵。让人一看便生好感。
杨安哲客气的说:“你好,我们想找做黑陶的地方。”
小伙眼睛一亮说:“我就是做黑陶的呀?你们进来说。”说着把栅栏门完全推开。杨安哲和许旭对视一眼,杨安哲小声说:“那么顺利!”便走进了院门,进了门是一大片的草地,草地上有几个泥土堆成的圆柱,前边堆着木柴,中间一栋一层的砖房,前面一道长长门廊。远处是一栋用圆木搭建的房子。房子一侧露出一段白墙,像是后面还有一间砖房。
杨安哲边看边问小伙说:“你就在这里做黑陶吗?”
小伙笑笑说:“对啊。”然后指着那几个泥土堆说:“就在这里烧。”
“哦!就这里!”杨安哲和许旭,走近前仔细端详,那是用泥堆砌成的中空窑室,里边有烧柴的灰烬。杨安哲疑惑的问:“这是怎么烧的?”
小伙说:“放好柴堆,把晾干的胚子放在柴堆上,点着火就烧了呀。”
“啊,这个不用封起来吗?”杨安哲指着像窑室的泥堆说。
小伙说:“不用,直接烧就行,这个砌来挡风的,不然风大,火乱飘,温度不够。”
许旭蹲着看那窑室说:“太神奇了,就这么架柴上直接烧!”
“哦!这样啊。那有没有烧好的?我们看看。”杨安哲问
小伙指着屋子说:“来这边看,不过我前两天做了一批刚送走,这里有些还没烧的和烧坏的,还有我们家里自己用的。”
杨安哲跟着小伙朝屋子走去,许旭也站起身跟在后面。走到屋子的门廊下,就见靠墙摆放着一些赭红色的锅和壶还有两个火盆,杨安哲指着问小伙:“烧之前是这种颜色啊?”
小伙点头说:“对啊!烧的时候加进松枝,稻草,碳化以后渗进去就成黑色的了。”
杨安哲点点头又指着那两个火盆问:“这个火盆的三个头是鸟还是龙?”
小伙笑笑说:“这个是我们传说中的飞龙。这个就是飞龙火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懂策划的潜水员果然是位酿酒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