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集团的内部,仿佛一夜之间被春风彻底唤醒。新架构的蓝图不再是纸面上的线条和方框,而是化作了走廊里匆匆的新面孔、办公室门上崭新的标识牌、以及内部通讯录里一长串待熟悉的名字和部门归属。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特有的、属于扩张期的气息:新电脑开箱的塑料味、打印墨粉的微涩、还有各种绿植被搬来搬去时抖落的清新泥土味。电话铃声、键盘敲击声、以及不同音色的交谈声,交织成一首比以往更加繁忙、更具层次感的办公交响曲。
林羽走在办公区,感觉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份核心的温暖与活力,陌生的是日益庞大的规模和更加专业化的分工。他看到一些老员工正在耐心地向新同事介绍流程,也看到新来的技术大牛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着三块显示屏飞速地敲着代码。
人力资源部(现在应该叫集团人力资源中心了)的同事忙得脚不沾地。工位牌、门禁卡、内部系统账号、入职培训手册……各种琐碎的事务像潮水一样涌来。新任CHO(首席人力官)尚未到岗,苏瑶不得不亲自坐镇,协调各种资源,确保这艘正在更换更大引擎的巨轮不会因为一颗螺丝钉而卡壳。
“瑶姐,科技事业群新来的算法团队需要更高配置的服务器权限,流程走到哪里了?” “苏秘书长,地产开发部申请的专用测绘仪器采购单,李总那边批了吗?” “瑶姐,医美事业部挖来的那位韩国专家金博士的公寓安排好了吗?她对空气质量要求比较高。” 苏瑶像个高速处理器,有条不紊地回应着每一个问题,声音依旧温婉,但语速明显快了几分。
李静的财务中心也面临着幸福的烦恼。新部门的预算要审核,新项目的资金流要规划,新员工的薪酬体系要对接,还要配合外部审计——公司规模大了,这些都是必经的环节。她办公室里的打印机几乎就没停过,吐出一份份密密麻麻的报表。
而最为“热闹”的,或许要数新成立的各事业群之间。权责清晰了,但也意味着接口需要重新定义。 科技事业群开发的某个数据分析模块,被数据科技中心看中,希望整合到全集团的数据中台里,两边的技术骨干为了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争论不休,都觉得自己方案更优。 实体经济事业群旗下商场的促销活动,希望得到文化传媒事业群的直播引流支持,但排期和资源分配成了需要反复磋商的“外交事件”。 甚至连周晓芸的膳食科,都接到了新任务:医美事业部的负责人委婉提出,希望下午茶点能更多考虑低糖健康理念,以契合事业部形象;而数据科技中心的程序员们则集体请求,能否多供应一些提神醒脑、补充能量的坚果黑巧类零食。
周晓芸笑着应承下来,转身就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满了笔记。“众口难调,才是炊事班的本分嘛。”她嘀咕着,眼里却闪着兴奋的光,这无疑是对她“业务能力”的新挑战。很快,她的茶水间就出现了明确的标识牌:“低糖轻食区”、“高能补给站”、“传统经典味”,满足不同需求。
林羽并没有过多干预这些磨合中的小摩擦。他知道,这是组织成长的必然阶段,只要大方向一致,细节的碰撞反而能产生更好的火花。他更多是在观察,在倾听。
下午,他特意没有安排固定会议,而是像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样,在各个办公区随意走走停停。 在医疗健康事业群的区域,他听到几位新来的医学博士正在激烈讨论着医美设备采购方案的优劣,言辞专业,数据详实。 在对外扩展部,顾清薇正带着她的新团队分析东南亚某个国家的政策法规,白板上写满了各种利弊分析。 在实体经济部,一位新招募的、有着二十年零售经验的老总正在通过视频会议,对某家商场的陈列细节提出修改意见,语气严厉但切中要害。
一切都充满了活力,甚至有些“混乱”的勃勃生机。
走到文化传媒事业群的直播预备区,恰好看到陈婉仪正在给新入职的几位主播做培训。她不再是单打独斗的王牌,而是有了一个成熟的团队。她分享着镜头感、话术、应急处理的经验,神情专注而自信。 “记住,我们的核心不是卖货,是分享美好生活。真诚永远比技巧更重要。”陈婉仪的声音传来,林羽微微点头。
傍晚时分,一天的喧嚣稍稍沉淀。林羽端着一杯周晓芸新研发的“润物无声”蜂蜜柚子茶(据说能缓解沟通焦躁,润喉清心),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远处,集团大厦工地的探照灯已经亮起,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星盏。
苏瑶轻轻敲门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 “今天怎么样?”林羽递给她一杯同样的茶。 “忙,乱,但一切都在轨道上。”苏瑶接过茶杯,温暖着手心,“就像您说的,磨合期。新同事能力都很强,很有冲劲;老同事们也都在努力适应新角色,带新人。总体氛围是向上的。” “有什么特别难解决的问题吗?” “都是些小事。流程上的,沟通上的。需要时间细化。”苏瑶笑了笑,“比如,现在开会前订会议室都得抢了。看来以后得用内部系统提前预约排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神豪秘书系统之百姨百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