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彻查令如同在滚烫的油锅里撒了一把盐,内务府顿时鸡飞狗跳。几个采办上的官员和李家安插的管事被迅速拿下,严刑拷打之下,虽未直接供出李贵妃,却也牵扯出了克扣份例、以次充好等不少罪状,更坐实了李家在内务府只手遮天、中饱私囊的行径。李贵妃在宫中气得摔碎了不知多少瓷器,却因风口浪尖,不敢再轻举妄动,只能暂时蛰伏。
龙曦年深知,这只是削去了李家一层皮毛,远未伤筋动骨。真正的较量,在朝堂,在军权,在她腹中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身上。她需要利用这难得的平静期,加速布局。
首先,是稳固基本盘,将揽月轩打造成真正的堡垒,并借机扩张势力。
她以“安心养胎,不喜喧闹”为由,婉拒了大部分妃嫔的探视,只与皇后、德妃维持着表面的礼节性往来。暗地里,她却通过桃红和那几个已初步收服的小太监,将触角伸向尚宫局、司膳司等关键部门。她用系统积分兑换的【初级催眠术(一次性)】,巧妙地用在一个掌管部分宫人调派的嬷嬷身上,让她在“无意间”将几个家世清白、或因故被排挤、却各有技艺(如精通医理药性、善于察言观色、甚至懂得一些粗浅拳脚)的宫女,“合理”地调入了揽月轩或与之相关的岗位。这些人,将成为她未来情报网和行动力的基础。
其次,是借助“孕期特权”,更深地介入前朝信息的获取。
她以“孕期烦闷,欲知宫外风物以解忧”为名,向皇帝撒娇,请求准许她阅览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志、风物杂记,甚至是经过筛选、不涉机要的邸报抄本。皇帝怜她孕中辛苦,又觉她见识不凡,并非寻常只知争风吃醋的妃嫔,便破例允了。
这些看似无用的信息,在拥有现代管理知识和系统【初级权谋推演】(她耗费了完成“化解药材危机”和“初步安插人手”等支线任务获得的积分,终于兑换成功)的龙曦年眼中,却是分析朝局、物色人才的宝贵资料。她从邸报抄本的字里行间,分析各地官员的政绩、派系,从风物杂记中了解民生百态、经济脉络。
她注意到了那个因直言漕运弊端而被排挤的工部主事赵启明,在一份关于河道清淤的普通奏报中,他提出的方案虽未被采纳,却显露出了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不同于流俗的见解。她也留意到,侍御史张澜在弹劾内务府后,虽未再有大动作,却接连上了几道关于整顿吏治、选拔寒门人才的奏疏,言辞恳切,目光长远。
是时候,送出第二封“无字信”了。
这一次,信笺用的是另一种更隐秘的药水。收信人,是赵启明。信上依旧只有寥寥数字:“漕运新策,可有腹稿?”
她在赌,赌赵启明不甘沉沦,赌他对漕运弊政仍有匡正之心。她不需要他现在就效忠,只需要他知道,这深宫之中,有人看到了他的价值,并且,有兴趣。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李贵妃的蛰伏并非放弃。她转变了策略,将矛头对准了龙曦年可能存在的“外援”——皇后。她开始在宫中散布流言,暗示皇后对龙婕妤过度照拂,恐有结党营私、干预立储之嫌。甚至有意无意地在皇帝面前,提及前朝外戚干政的旧事。
这些流言虽未明指,却像毒蛇一样,悄然侵蚀着皇帝对皇后的信任。皇后有所察觉,心中愠怒却又难以自辩,对龙曦年的态度,也难免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龙曦年立刻感知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微表情分析】让她在请安时,清晰地捕捉到了皇后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审视与距离感。她心中冷笑,李贵妃这一招“隔山打牛”,倒是阴险。
她并未急于向皇后表忠心,那只会显得心虚。相反,她更加深居简出,所有赏赐往来,皆严格按宫规记录在案,透明得无懈可击。同时,她在一次皇帝来看她时,抱着尚未显怀的肚子,依偎在他身边,似是无意地感叹:
“陛下,妾身近日读史,见历代贤后,皆以德行辅佐君王,约束外戚,方能保江山稳固,母子平安。皇后娘娘母仪天下,对妾身这等微末之人亦多有照拂,妾身感激不尽。只盼腹中孩儿若能平安降生,将来也能如皇后娘娘一般,懂得克己复礼,忠君爱国,而非依仗母族,生出不该有的心思。”
她这番话,看似在赞皇后、表忠心、教育未出世的孩子,实则句句戳在皇帝的心坎上。既肯定了皇后“约束外戚”的“贤德”(暗示皇后并无结党之意),又表明了自己和未来孩子绝无倚仗外戚之心(她本就无外戚可倚仗),更暗讽了李贵妃及其家族可能存在的“不该有的心思”。
皇帝闻言,深深看了她一眼,将她搂得更紧了些:“爱妃深明大义,朕心甚慰。” 他心中的天平,在龙曦年这番“懂事”的言论中,又不自觉地偏了偏。对皇后的那点疑云,也消散了不少。
就在这暗流涌动中,龙曦年等待的“契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龙西念的108座人生巅峰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