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的路途,随着车轮的滚动,将宁安的料峭春寒彻底甩在身后。越往南,空气越发湿润温暖,路边的植被也愈发葱茏茂盛,一派热带风情。
沈屿不紧不慢地开着车,遇到风景好的地方就停下来歇歇脚,钓个小鱼,倒也逍遥自在。
途中,他给肖诗雅回了个电话,简单表达了对她音乐理念的认可,并同意授权她将《少年华夏说》改编成歌曲。
他没有提任何苛刻的条件,只说尊重她的专业创作,只希望最终的作品能传达出文章的精神内核。
肖诗雅在电话那头显得非常高兴,连声道谢,并表示会尽快准备正式的授权合同,还提出如果沈屿方便,希望能当面交流一下创作想法。
沈屿想了想,自己反正要去琼海市海钓,而肖诗雅的工作室似乎也在南方某大城市,距离不算太远,便答应了下来,约定在琼海市见面。
几天后,沈屿抵达了琼海市。这是一座典型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阳光灿烂,椰林婆娑,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
城市不大,但充满活力。他没有急着联系刘强大帝,而是先找了个靠近海边的家庭旅馆住下,安顿好行李,便迫不及待地拎着路亚竿去了附近的海堤,想先熟悉一下海钓的感觉。
咸水鱼的力量和习性果然与淡水鱼大不相同,沈屿折腾了半天,收获寥寥,还被海浪打湿了裤脚,但他却觉得新鲜有趣。
第二天下午,按照约定,沈屿在一家临海的咖啡馆见到了肖诗雅。她比荧幕上看起来更瘦一些,穿着简约的亚麻长裙,戴着一顶宽檐草帽,素面朝天,气质沉静,与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歌手判若两人。
“沈先生,很高兴见到您。”肖诗雅起身相迎,笑容温和,没有半点明星架子,“这里环境不错吧?我很喜欢来这边找灵感。”
“挺好的,很安静。”沈屿点点头,在她对面坐下。海风吹拂,带来咖啡的香气和远处海浪的声音。
寒暄几句后,话题很快切入正题。肖诗雅拿出一个平板电脑,上面有她初步构思的旋律片段和编曲思路。
她播放了几段demo,旋律大气磅礴,编曲层次丰富,能听出是花了心思的,试图用交响乐和现代电子音效结合的方式来表现《少年华夏说》的恢弘气势。
沈屿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节奏。
“沈先生,您觉得怎么样?”肖诗雅播放完,有些期待地看着他,“这只是初步的想法,我很想听听您作为原作者的意见。”
沈屿沉吟了一下。平心而论,肖诗雅的版本已经很不错,专业且用心。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或许是受前世记忆的影响,他脑海中不自觉地将这旋律与记忆中那首更为脍炙人口的、由张杰演唱的《少年中国说》进行对比。
那首歌的旋律更加朗朗上口,编曲上虽然也宏大,但更注重青春热血和昂扬向上的力量感,少了一些过于厚重的“史诗感”,反而更容易引发年轻人的共鸣。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尽量用非专业的口吻说道:“肖小姐的版本很大气,很专业。不过……我个人觉得,或许可以尝试让旋律更……简洁明快一些?节奏感更强一点?毕竟文章的核心是‘少年’,是朝气,是希望。音乐上,是不是可以更突出这种青春、热血、一往无前的感觉,而不是过于厚重的历史感?”
他顿了顿,看着肖诗雅若有所思的表情,又补充道:“比如开头,或许不用那么复杂的交响引子,直接用一段清亮、有力量的钢琴或吉他riff切入?主歌部分旋律可以更流畅,副歌部分则要足够燃,有记忆点,让人一听就能跟着哼唱起来。编曲上,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比如鼓点可以更干脆利落,让整体听起来更年轻,更有冲击力。”
沈屿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描述那种感觉。他并没有直接说出前世的曲调,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觉,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肖诗雅听得十分专注,眼神越来越亮。她原本以为沈屿只是个有文学才华的“圈外人”,对音乐制作可能一窍不通,没想到他提出的建议竟然如此精准、切中要害!
他所说的“简洁明快”、“青春热血”、“记忆点”,正是她一直在摸索却总觉得差一点火候的关键!
而且他描述的那种编曲感觉,虽然用语朴素,却勾勒出一种非常清晰、且极具市场潜力和传播力的音乐形态!
“沈先生!”肖诗雅有些激动地打断他,“您……您对音乐的理解非常独到!这些建议太宝贵了!简直……简直像为我拨开了迷雾!”
她立刻拿出笔记本,飞快地记录着沈屿的话,“简洁明快的切入……强调青春热血……副歌要有记忆点……更现代的编曲节奏……对!就是这样!这才是《少年华夏说》应该有的音乐灵魂!”
看着肖诗雅兴奋的样子,沈屿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我只是随便说说,你是专业人士,最终还是要靠你来把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选择躺平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