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怀远的身影消失在茶室门口,留下满室茶香和窗外愈发密集的雪絮。
沈屿独自坐着,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杯壁,眼神落在窗外被雪幕模糊的街景,思绪却飘向了更远的地方。
他答应林怀远的邀歌,并非一时冲动,也非被对方的诚意打动。
更深层的原因,是在林怀远点破“鱼知乐”身份、并发出“创作主旋律歌曲”邀请的瞬间,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塑金身。
是的,塑金身。
这个词或许有些功利,甚至带着几分世俗的算计,但却是沈屿在经历了孤儿院强拆风波、网络暴力、以及种种被动卷入的麻烦后,得出的最现实、也最有效的自保之道。
他想起阳光孤儿院面临推土机时的那种无力感,想起陈妈妈电话里带着哭腔的绝望。
若不是他阴差阳错拥有了“流量”,利用了舆论,单凭他一个无权无势的“躺平青年”,如何能与资本抗衡?
那次侥幸成功,更多是运气和时机使然。
而如果,他的价值不仅仅停留在“网络红人”、“诗人”或者“钓王”的层面,而是被更高层面的力量所认可和需要呢?
如果他的作品,能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名片”或“精神象征”,与国家层面的正面形象绑定在一起呢?
那么,再有人想动他,或者动他在意的人和事,就需要掂量掂量了。
这层无形的“护身符”,比任何财富和名气都来得更坚固、更长久。
《少年华夏说》的成功,已经初步证明了他在这个领域的“价值”。
林怀远的出现和邀约,则是一个绝佳的契机。为国家层面创作一首有影响力的主旋律歌曲,一旦成功,这“金身”就算初步铸成了。
这无关媚俗,也无关放弃原则,而是一种在复杂现实中寻求更大生存空间和话语权的智慧。
是在不违背本心的前提下,为自己、也为未来可能再次需要守护的东西,增加一份沉甸甸的筹码。
“随心所欲”,并不意味着要赤手空拳面对所有风雨。有时候,适当的“借势”,也是为了更好地“躺平”。
想通了这一层,沈屿心中那点因为“涉政”而产生的轻微抵触便烟消云散了。这只是一场交易,一场各取所需的合作。
他付出才华(或者说,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智慧),换取一份安宁的保障。很公平。
至于创作什么?他心中已有几个模糊的备选。前世记忆中,不乏旋律优美、歌词大气、既符合主流价值又深受大众喜爱的正能量歌曲。
他需要做的,是选择一个最契合这个平行世界语境、同时也能让自己不那么“出戏”的作品。这事,急不来,需要慢慢琢磨。
雪渐渐停了,天色向晚。沈屿收回思绪,看了看时间,该出发去国家体育馆了。肖诗雅的演唱会。
他回到房间,进行了一番“伪装”。没有戴夸张的墨镜口罩,那反而引人注目。
他只是换上了一件极其普通的深灰色羽绒服,戴了一顶不起眼的毛线帽,帽檐压得较低,遮住了部分额头和眉眼。看起来,就像一个最寻常不过的、怕冷的年轻观众。
小张早已在酒店门口等候,看到沈屿这身打扮,愣了一下,随即会意,什么也没问,默默开车将他送到了国家体育馆附近一个相对僻静的入口。
那里有肖诗雅团队安排的工作人员接应,直接通过内部通道,将他引到了内场最前排、紧邻舞台中央的VIP区域。
这个位置视野绝佳,能清晰地看到舞台上的一切,但又因为角度和灯光的原因,不太容易被后方和侧面的观众注意到。
工作人员递给他一个印有演唱会logo的纸袋,里面有一瓶水、一个荧光棒,以及一张肖诗雅亲笔签名的节目单,低声说:“肖老师吩咐,沈先生您自便就好,有任何需要随时叫我。”然后便礼貌地退到了不远处待命。
沈屿点点头,坐下。环顾四周,巨大的体育馆内座无虚席,人声鼎沸,五颜六色的荧光棒汇成一片光的海洋,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
喧嚣的音浪扑面而来,与他平日所处的宁静环境形成天壤之别。他微微蹙眉,但很快调整呼吸,将这种喧嚣当作一种新的“环境音”来体验,如同面对山林的风声和海边的浪涛。
灯光暗下,全场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和尖叫!舞台灯光骤亮,音乐响起,肖诗雅在一群舞者的簇拥下,华丽登场!
她今晚的造型耀眼夺目,歌声极具穿透力和感染力,一开口便点燃了全场气氛。沈屿安静地坐在那里,与周围疯狂挥舞荧光棒、跟着合唱的粉丝们格格不入。
他就像一个冷静的观察者,欣赏着舞台上的表演,分析着音乐的编排、舞美的设计,以及肖诗雅作为专业歌手的舞台掌控力。
不得不说,肖诗雅的现场功力确实了得,唱跳俱佳,与观众的互动也十分到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选择躺平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