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屿在墨水河畔的坚守,如同一根楔子,牢牢钉入了魏林区环境问题的核心地带。他的沉默,他的执着,他那句“钓到鱼就走”的简单宣言,汇聚成了一股巨大的舆论洪流,持续冲击着当地的环境治理体系和公众的神经。
随着全国媒体的深度介入和网络信息的不断挖掘,墨水河的污染问题已不再是孤例,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魏林区乃至更大范围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失衡的积弊。
在沈屿“垂钓”的第五天,有环保志愿者和自媒体人顺藤摸瓜,曝光了魏林区另外几条污染严重的河流,其中就包括胡老板曾提及的“黄龙河”。
记者拍摄的画面触目惊心:黄龙河的水体呈现出一种不祥的、浑浊的黄褐色,河面漂浮着厚厚的泡沫和油污,两岸土壤板结,寸草不生,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化学气味,与墨水河的“墨黑”形成了“黄黑双煞”的恐怖景象。
更有周边村民站出来,控诉河流污染导致井水变质、农田减产、村民怪病频发,却投诉无门的悲惨境遇。
一石激起千层浪!“黄龙河”的曝光,如同在墨水河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将魏林区的环境问题从“个案”升级为“区域性问题”,引发了更强烈的社会愤慨和更高层面的关注。
省一级的环保督察组宣布进驻江夏,开展专项督查。压力如同不断积聚的乌云,笼罩在魏林工业园的上空。
然而,就在这舆论风暴愈演愈烈、变革似乎即将到来的关键时刻,风暴眼中心的沈屿,却出人意料地倒下了。
那天上午,天气闷热潮湿,墨河散发出的恶臭在高温蒸腾下更加令人窒息。沈屿像往常一样,坐在河边,尽管戴着口罩,但连日的曝露和吸入有害气体,还是让他的身体达到了承受的极限。
他开始感到头晕目眩,呼吸也变得有些困难,胸口发闷。但他依旧强忍着不适,坚持坐在那里,苍白的脸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临近中午,阳光炙烤着大地。沈屿试图站起来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却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猛地一黑,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晃,随即软软地瘫倒在了河岸边的泥地上!
“沈先生!”
“快!沈老师晕倒了!”
“怎么回事?”
一直守候在附近的记者和少数志愿者最先发现异常,惊呼着冲了过去。只见沈屿双目紧闭,脸色惨白,呼吸急促,已然失去了意识。
现场瞬间一片混乱!记者们一边紧急呼叫救护车,一边用镜头记录下这令人揪心的一幕。消息通过现场直播和社交媒体,以爆炸性的速度传播开来!
“天啊!沈屿晕倒了!”
“在墨水河边晕倒了!”
“肯定是吸了太多毒气!”
“快救人啊!”
“有关部门在干什么?!把人逼成这样!”
网络上一片哗然!担忧、愤怒、谴责的声音瞬间淹没了所有平台。沈屿的病倒,像一根导火索,彻底点燃了公众积压已久的怒火和同情心!
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迅速将沈屿抬上担架,送往最近的魏林区人民医院。闻讯赶来的媒体记者和热心网友将医院门口围得水泄不通,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经过医院的紧急检查和救治,诊断结果很快出来了:急性呼吸道感染引发的高烧和短暂性晕厥,伴有轻微的电解质紊乱。
医生表示,这是由于患者长时间暴露在空气质量恶劣、有害物质超标的环境中,加上劳累和脱水所致。情况不算特别危急,但需要住院观察和治疗。
消息传出,公众稍稍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思考和更强烈的质疑!
“只是呼吸道感染?幸好幸好!”
“但这也说明河边的空气有多毒啊!”
“沈屿才在那待了几天就病倒了!那些常年住在附近的居民呢?!”
“细思极恐!老百姓天天呼吸这种空气,身体能好吗?”
“之前还有人说沈屿作秀!现在打脸了吧?这是拿命在抗议!”
“必须严查污染企业!还老百姓健康!”
沈屿的病倒,像一个无声的惊雷,炸响在每个人心头。它用一种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将墨水河污染的危害性,从抽象的数据和视觉冲击,转化为具象的、发生在一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身上的健康威胁!
这比任何检测报告和专家言论都更有说服力,也更令人震撼和愤怒。人们猛然意识到,沈屿所承受的,仅仅是当地居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遭遇的冰山一角!
躺在病床上的沈屿,在输液和药物的作用下,缓缓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看到的是洁白的天花板和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水味道。
窗外,隐约传来记者和人群的喧哗声。他动了动有些无力的手指,意识逐渐清晰。他记得自己晕倒前的那一刻,河水的恶臭和眩晕感……
一位护士走进来为他量体温,看到他醒来,松了口气:“沈先生,您醒了?感觉怎么样?您晕倒了,是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高烧,现在需要好好休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选择躺平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