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市的盛夏,湿热难耐。蝉鸣聒噪,日头毒辣,连拂过江面的风都带着一股黏腻的热气。
沈屿的隐居生活,在这样的天气里,愈发趋向内敛和静止。
他减少了外出活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装有空调的公寓里,看书、品茶、整理渔具,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只是坐在阳台的藤椅上,看着楼下被热浪扭曲的空气和稀疏的车流,听着永不停歇的城市背景音,放空心神。
老卢去了澳洲后,偶尔会发来一些照片:碧海蓝天、沙滩袋鼠、还有他戴着草帽、提着鱼获、笑得一脸褶子的样子。
看来他在南半球的冬日里过得相当惬意,已经完全从国内的舆论风波中解脱了出来。
沈屿为他感到高兴,也乐得清静。
网络上的喧嚣,如同夏日的雷阵雨,来得猛,去得也快。
关于“抵制赞助商”的讨论,在经历了初期的爆炸性热度后,渐渐被新的娱乐八卦和社会新闻所取代。
虽然“改革足球”的呼声已深入人心,成为一种共识,但具体的行动浪潮,终究难以在缺乏有效组织和持续动力的情况下长久维持。
足协和赞助商们选择了冷处理,以沉默应对风波,舆论的热度便自然降温了。这一切,都符合沈屿的预期。
他像一位冷静的棋手,早已看清了棋局的走势,安然居于局外。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沈屿以为可以彻底沉浸于这段独居的宁静时光时,一场新的风波,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再次将他隐隐卷入其中。
这天下午,沈屿午睡刚醒,正泡了一壶普洱,准备看会儿书。手机提示音响起,是邮箱收到了新邮件。
他随手点开,发件人是“江南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组委会”,标题颇为醒目:《紧急!关于上级单位拟加强民间赛事管理的通知及应对请示》。
沈屿微微蹙眉,点开邮件。邮件是组委会秘书长(接替已升迁的王处长)亲自起草的,语气焦急。
内容大致是: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即“足协”)近日下发了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管理民间性、商业性足球赛事活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这份文件看似是加强行业管理的常规操作,但其中几条细则,如“民间赛事需向属地省级足协报备并接受业务指导”、“商业赛事奖金总额需符合相关规定”、“赛事运营主体需具备相应资质”等,其措辞模糊,解释空间很大,矛头隐隐指向了目前如火如荼、商业运作成功但并未完全在传统足协体系内的“江超”联赛!
邮件末尾,秘书长诚恳地表示,联赛正处于关键阶段,此事处理不当可能影响赛事顺利进行,甚至被“规范”掉,特向“特别顾问”沈先生紧急求助,望指点迷津。
沈屿放下茶杯,仔细阅读了邮件附件里的那份“指导意见”原文。
他的目光敏锐地捕捉到了字里行间的潜在意图。
这分明是某些利益相关方,在“卢伯倡议”舆论压力下,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手,用行政手段来限制甚至扼杀“江超”这种“体制外”成功样板,以维护自身的权威和利益格局。
这是一种常见的“釜底抽薪”之策。
他轻轻敲着桌面,沉思了片刻。对方这一招,看似站在“规范管理”的道德制高点上,实则经不起仔细推敲。
“江超”联赛的成功,关键在于其市场化和地域文化属性,一旦被纳入传统足协的行政管理体系,难免会受到掣肘,失去活力。
必须找到一个有理有据的突破口进行反击。
很快,一个清晰的应对策略在他脑中形成。他新建了一封回复邮件,措辞简洁,直指核心:
“秘书长钧鉴:邮件收悉。此事不必过虑。对方文件核心在于界定赛事属性。‘江超’联赛,从其发起初衷(省文旅厅主导)、运营模式(市场化和地域文化结合)、社会效益(促进文旅融合、拉动消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来看,其根本属性应归类为‘文化旅游体育融合项目’,或‘地方特色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而非单纯的‘竞技足球赛事’。
其主管单位应为文旅部门,业务指导可接受体育部门支持,但主体管理权在文旅系统。
建议组委会以此为核心论点,主动与省文旅厅沟通,争取由文旅厅出面,明确联赛属性,厘清管理权限。
可强调联赛对地方经济文化的积极贡献,符合国家促进文旅体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
如此,可从根本上化解对方发难之依据。关键:咬定‘文旅项目’性质,不主动对抗,而是‘厘清归属’。供参考。沈屿。”
写完,他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逻辑清晰、立场明确且留有余地后,点击了发送。他没有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只是指明了战略方向。
他相信,以江南省文旅厅对“江超”联赛的重视程度和已经投入的资源,他们绝不会坐视自己一手打造的成功品牌被其他部门“规范”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后,我选择躺平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