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州城外的戈壁上,吐蕃大军撤退的烟尘尚未散尽。李倓立马于城头望楼之下,手中握着斥候刚送来的军情简报,指尖划过“焉耆”二字时,目光变得愈发锐利。“论莽热倒是精明,知道焉耆是西域枢纽,退到那里既能凭险固守,又能掌控天山廊道。”他转头对身后的郭昕道,“传我将令,安西军、靖安军及归唐营即刻整合,编为西域开拓军团,三日之后开拔追击。”
郭昕抱拳领命,刚要转身,就见郭清鸢提着裙摆从城楼下快步走来,甲胄上的铜扣随着脚步轻响。“殿下,后勤粮草已清点完毕,沙州粮仓现存青稞三万石,足够大军三月之用。”她将一份账册递到李倓手中,“我已安排周鼎主持沙州防务,阎朝协助管理商路,保证粮草和伤兵转运不出差错。”
李倓接过账册,却没有翻看,只是握住她微凉的手:“清鸢,此次留守沙州责任重大,吐蕃虽退,却难保不会派小股部队袭扰。你既要管后勤,又要守城池,万不可涉险。而且还有大哥帮我呢,放心吧。”郭清鸢眼中闪过一丝不舍,却还是用力点头:“夫君放心,我会守好沙州,做你最坚实的后盾。只是你在前线,务必保重自身,秦怀玉将军勇猛有余,谋略稍欠,遇事多与郭将军商议。”
三日后,沙州东门外旌旗招展。西域开拓军团的将士们列成整齐的方阵,玄色的铠甲在晨光中泛着冷光,安西军的陌刀、靖安军的弓矢、归唐营的倭刀错落排列,虽人数不及吐蕃,却个个眼神坚毅。李倓身着银甲,在马上高声宣读整编令:“沙州血战减员过半,现整合残部与友军,共组西域开拓军团——安西军,郭昕任副帅;靖安军骑兵,秦怀玉任统领;归唐营武士,吉备真彦任统领。另缺少的兵员赶紧在沙洲招募。凡违军令者,军法处置!”
“遵命!”一万出头的将士齐声呐喊,声震戈壁。郭清鸢站在城门旁,看着李倓策马前行的身影,直到大军的旗帜消失在天际,才转身回到帅府——案桌上,于阗国的地理图早已摆放整齐,这是她连夜让人整理出来的,要让远在前线的李倓,对西域局势了如指掌。
大军向西行进五日,抵达于阗国边境。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缘,是西域着名的“玉都”,沿途的绿洲上随处可见采玉人留下的痕迹,清澈的玉龙喀什河水中,偶尔能看到闪着光泽的玉石碎块。“殿下,前方有于阗人拦路,说是公主亲自带队迎接。”斥候来报时,李倓正在查看焉耆的军防图——根据情报,焉耆作为安西都护府旧地,城防坚固,还有吐蕃囤积的大量军备,强攻绝非易事。
他翻身下马,抬眼望去,只见绿洲边缘的胡杨树下,一队身着绿袍的于阗人正静静等候。为首的少女约莫十八九岁年纪,梳着西域特有的垂鬟分肖髻,发间插着一支羊脂玉簪,身上的锦袍绣着佛教常见的忍冬纹,却又在袖口绣着汉家的云纹,中西合璧的装扮格外雅致。她见李倓走来,立刻上前躬身行礼,一口流利的汉话清晰悦耳:“于阗公主阿依慕,见过大唐殿下。”
李倓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她腰间的玉佩上——那是一块上好的和田白玉,雕成了菩萨像的模样,显然是信佛之人。“公主远道相迎,李某愧不敢当。不知公主拦路,有何要事?”阿依慕抬起头,一双杏眼清澈明亮,却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殿下追击吐蕃,于阗举国欢庆。只是吐蕃虽退,却留下话来,若于阗不‘年年纳贡’,待其重整旗鼓,便踏平于阗。”
她顿了顿,声音陡然提高:“于阗虽小,却也不愿做吐蕃的附庸。听闻大唐殿下仁义,曾以数千残兵助沙州百姓击退吐蕃,阿依慕斗胆请命——若殿下愿助于阗抗吐蕃,于阗愿将境内玉矿半税献给唐军,作为军资!”此言一出,李倓身后的郭昕眼中闪过惊讶——于阗玉矿是西域最富庶的资源,每年产出的羊脂玉在长安能卖出天价,半税足以支撑这万余大军数年的开销。
李倓却没有立刻应允,他盯着阿依慕的眼睛:“公主可知,吐蕃在焉耆屯兵五万,若于阗与大唐结盟,便是与吐蕃为敌。于阗国小兵弱,能否承受吐蕃的报复?”阿依慕早有准备,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羊皮地图,展开在李倓面前:“殿下请看,这是于阗及周边的吐蕃据点分布图。吐蕃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仅有三个据点,兵力不足三千,且多是掠夺来的奴隶兵,不堪一击。真正的威胁在焉耆,而焉耆的补给线,有一半要经过于阗的绿洲。”
她的手指划过地图上的玉龙喀什河:“于阗掌控着玉石商路,吐蕃贵族离不开和田玉,只要我们切断玉路,焉耆的吐蕃兵必然人心浮动。况且,于阗的佛教僧侣遍布西域,不少吐蕃部落也信奉佛教,我可出面游说,让他们动摇叛离。”李倓心中暗暗惊叹——这少女不仅精通汉话,对西域的军事、经济、宗教局势都了如指掌,远比那些只会争权夺利的西域贵族有见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唐中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3言情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3言情!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大唐中兴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