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取士的圣旨,没有通过传统的吏部文书层层下发,而是直接以《大明日报》头版头条的形式,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大明疆域。
报纸上,用最大号的宋体字,刊印着那颠覆性的标题——《皇帝诏曰:开工科取士,不拘一格降人才》。
政令内容清晰、直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意味。
其一,凡大明子民,无论士农工商,不问出身贵贱,不分南北东西,只要识文断字,皆可报考。
其二,考试内容分为三场。初试算学,考代数几何;复试格物,考物理化学;殿试实操,根据考生专长,或设计图纸,或现场操作。
其三,考试范围,尽出《天工开物·贰》与《九章算术》。
政令一出,天下震动。
如果说之前编撰《天工开物》还只是让儒家道统感到威胁,那工科取士,就是直接挖了他们的祖坟。
数千年来,读书、科举、做官,是天下士人唯一且至高无上的道路。
这条路,被儒家经典和八股文章牢牢把控着。
现在,皇帝却硬生生在旁边,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铺满了铁轨与水泥的康庄大道。
反应最激烈的,莫过于江南。
这里是文风最盛,书院最多,科举中榜人数冠绝全国之地,也是士绅集团利益最盘根错节的核心区。
苏州,紫阳书院。
数百名青衫士子,在山长张东林——一位名满江南的大儒的带领下,焚香祭告孔子圣像。
“圣人在上,道统沦丧!今有君王,不尊古法,倒行逆施,欲以工匠之术,取代圣人之学!”
“此乃以工代儒,以术乱道!我辈读书人,若不奋起抗争,何以面对天下苍生,何以对得起先师教诲!”
张东林声泪俱下,痛心疾首。
“我紫阳书院,今日在此立誓,凡我门下弟子,若有敢习那《天工开物》,报考那工科妖考者,立刻逐出师门,其名永刻于书院耻辱柱上!”
“抵制工科妖考!扞卫圣人大道!”
“以工代儒,是为无君无父!”
群情激奋,呼声震天。
很快,应天、松江、杭州……整个江南的着名书院,纷纷发表联合声明,抵制工科,并严禁门下所有弟子报考。
一场轰轰烈烈的道统保卫战,就此拉开序幕。
消息传到京城,朱由检正在御书房内,看着一张巨大的全国矿产资源分布图。
他对江南的抵制,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
【检测到江南地区出现群体性舆论抵制。】
【威胁等级:低。】
【启动反制措施:利益分化。】
他头也不回地对王承恩说道:“再发一期《大明日报》。”
第二天,一份红纸印刷的号外,再次传遍天下。
内容更为简单粗暴。
《工科录取者待遇及晋升条例(试行)》
一、凡工科及第者,无论名次,一律授予“格物郎”官身,等同进士出身,享正七品俸禄。
二、工科前三甲,状元授“翰林院格物学士”(从五品),榜眼、探花授“工部格物郎中”(正六品)。
三、所有工科录取者,起步俸禄,为同级别文官之两倍。
四、录取后,即刻分配至京徐大运河工程、京通铁路筹备处、西山军工厂、皇家资源署等核心要害部门,授予实权,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
五、后续晋升,不按资历,只看KPI。凡有重大技术突破或项目贡献者,可破格提拔。三年之内,可晋升至四品“格物侍郎”。
这份赤裸裸,充满了铜臭味和权力诱惑的条例,像一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了那些还在高喊“扞卫道统”的士子心上。
道统是很高尚,但圣人不能让你吃饱饭。
俸禄翻倍,起步就是实权,三年就能干到四品大员……
这对比那些考上进士,还要在翰林院坐冷板凳,或者外放去当个七品县令,熬上十年都未必能升迁的传统文官,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江南士绅们用“道统”和“师门”编织的铁幕,被这简单粗暴的利益,撕开了一道微小的裂缝。
苏州,张家。
族长张东林,正是那位带头抵制工科的大儒。
他治家极严,家中的藏书阁,早已将所有《天工开物》列为禁书,并三令五申,族中子弟,不得触碰分毫。
他的一个庶子,名叫张承业,年方十九。
因为不喜八股,在科举上毫无天分,平日里在家族中受尽了白眼和冷遇,被视为一无是处的废物。
然而,谁也不知道,这个废物,却对《九章算术》和各种机关巧计,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工科的告示一出,张承业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不敢公开反抗,便偷偷将自己攒了多年的几两碎银,塞给了府中那位被父亲同样看不起,认为浑身匠气的账房老先生。
老先生算了一辈子账,对数字极为敏感,早就将《天工开物·算学篇》研究得滚瓜烂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