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秋风裹挟着桂香,漫过省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全球基层医疗人才培养总部”,庭院里的梧桐叶染上金黄,层层叠叠地铺满了通往“健康丝绸之路成果展”展厅的小径。李念宝穿着挺括的白大褂,胸前的“全球基层医疗协作联盟主席”徽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勋章与刚荣获的“联合国全球全民健康杰出贡献奖”奖章交相辉映,在阳光下折射出沉稳而耀眼的光。她正站在展厅入口,迎接来自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医疗专家和基层医生代表,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对这份跨国医疗事业的敬意与期待。
展厅内,一张张照片、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物,无声地诉说着“健康丝绸之路”四年来的丰硕成果:全球28个国家建立的72个基层医疗示范站,如星星般散落在五大洲的土地上;培训当地医生5200名,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家乡的“健康守护神”,有的牵头建立了本土诊疗团队;免费筛查患者120万人次,救治心血管疾病患者30万名,其中9500名儿童先心病患者重获健康,墙上那面由各国患儿共同绘制的“生命之树”画作,枝叶间满是童真与感激;“冠心宁胶囊”已通过15个国家的药品注册,成为当地基层诊所的常用药,而旁边陈列的国际版包装,印着多语种的使用说明,见证着中国医药技术的跨国传播;“全球基层医疗智能协作平台”累计完成跨国远程会诊8600次,屏幕上滚动的会诊记录里,满是“感谢中国专家”“患者已脱离危险”的暖心留言。
“李医生,这不仅是中国的成就,更是全球基层医疗的希望!”坦桑尼亚驻华大使握着念宝的手,目光落在一张当地儿童康复的照片上,眼里满是激动,“在你们的帮助下,我们的第一个基层医疗示范站去年接诊患者超过1.2万人次,尤其是‘童心援救’项目,让200多名先心病患儿重获新生。坦桑尼亚人民永远记得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他转身指向展厅角落的一个展台,那里摆放着坦桑尼亚传统木雕——一位中国医生模样的人,正牵着非洲儿童的手,底座上刻着斯瓦希里语“中坦同心,健康同行”。
念宝看着那尊木雕,嘴角扬起欣慰的笑:“大使先生,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成果。健康无国界,守护生命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我们愿意把中国的基层医疗经验分享给全世界,和各国朋友一起筑牢全球健康防线。”
成果展刚落下帷幕,周院士和国家卫健委的领导便走进展厅,手里捧着一份盖有联合国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印章的文件。“念宝,经过联合评估,‘健康丝绸之路’基层医疗模式被正式评为‘全球基层医疗创新典范’,决定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周院士的声音里满是赞许,“同时,‘全球基层医疗研究中心’正式升级为‘全球基层医疗协作联盟’,由你担任联盟主席,统筹全球基层医疗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工作。”
念宝接过文件,指尖抚过“全球基层医疗协作联盟”这几个烫金大字,心里涌起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从当年在乡村卫生所里为乡亲们量血压,到如今站在全球基层医疗的舞台中央,这条路她走了十六年,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也盛满了患者的笑容。“谢谢领导和周院士的信任,我一定不辜负重托,让联盟成为连接全球基层医疗的‘桥梁’,推动全球全民健康覆盖目标的实现。”她的声音坚定,目光里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接下来的一个月,念宝全身心投入到联盟的组建与规划中。她牵头整合全球基层医疗资源,建立“全球基层医疗资源共享库”,涵盖药品、设备、技术、人才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医疗资源的精准调配;发起“全球基层医疗互助计划”,组织医疗资源丰富的国家与资源匮乏地区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开展设备捐赠、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还宣布将每年举办一次“全球基层医疗创新论坛”,为各国基层医疗工作者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优质医疗经验的全球流动。
十月中旬,肖冬玲带着一份厚厚的《“童心无界”全球公益项目升级方案》来找念宝:“念宝,咱们的项目已经覆盖了18个国家,但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得不到及时的先心病筛查和治疗。我们计划联合联盟成员,发起‘童心守护全球行动’,三年内实现全球儿童先心病筛查率提升至80%的目标。”她翻开方案,里面夹着一张照片:一群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手拉手站在阳光下,笑容像秋日的果实般饱满灿烂。
念宝看着照片,心里满是温暖与动容。“这个计划太有意义了!”她当即拍板,“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健康的童年,我们要让全球的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不让贫困和距离成为他们生命的阻碍。”
两人立刻行动起来,通过联盟平台联系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机构、公益组织,发起“童心守护全球行动”。短短一个月,就募集到1.2亿元的公益基金,组建了由500名全球顶尖儿科、心脏外科专家组成的医疗队,制定了“筛查—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帮扶计划,计划在三年内完成对全球50个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先心病筛查和救治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七十年代的宝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七十年代的宝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