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荒城的清晨,是在各种喧嚣声中到来的。驮兽的嘶鸣、商贩的叫卖、远处码头的号子,还有空气中弥漫的浓郁香料与药材气味,共同构成了这座边疆巨城独特的活力。
二两在“悦来居”简单用过早饭——一种用本地香米和不知名菌菇熬成的、略带辛辣的稠粥,便走出了客栈。他今日的目标明确:打听消息与补充物资。
他没有急于去酒肆茶楼那人流最杂的地方,而是选择先前往南荒城最负盛名的药市。对于医者而言,药材集散地不仅是交易场所,更是信息交汇的中心。常年在深山老林采药的药农、见识广博的药材商人、乃至一些隐于市井的药师,往往都汇聚于此。
南荒药市位于城西,占据着整整三条宽阔的街道。还未走近,一股极其复杂、浓郁到化不开的药味便扑面而来。这气味混杂了千百种草木的辛、甘、酸、苦、咸,以及干制后的醇厚、新鲜采摘的清新,甚至还有一些活体毒虫的腥臊和矿物药材的土腥气,形成一种独特的、令人精神一振的“药气”。
步入药市,二两仿佛进入了一个草木精灵的王国。街道两旁,摊位鳞次栉比,地上铺着草席或兽皮,上面堆满了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药材。
有大如蒲扇、色泽幽蓝的“鬼面菌”,据说能解奇毒,但采摘时需以玉器,触铁即腐;
有细如发丝、通体金黄、蜷曲成团的“金线蛇蜕”,是炼制续骨灵丹的主药;
有装在瓦罐中、还在微微蠕动的彩色“蛊虫幼虫”,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有散发着异香、形如婴儿手掌的“血参”,价格昂贵,引人侧目;
更有许多二两从未见过、甚至《南荒本草初探》上也只有零星记载的奇特植物和矿物。
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来自不同部落、穿着各异服饰的人们穿梭其间,眼神锐利,经验老到。
二两放慢脚步,如同海绵吸水般,贪婪地观察、辨认着每一种药材。他并不急于购买,而是用心记下它们的名称(从商贩的叫卖和买家的询问中得知)、性状、大概的价位。这本身就是一堂极其宝贵的实践课。许多药材的药性,与中原记载因水土不同而有微妙差异,他需要重新认识。
他走到一个摊位前,蹲下身,拿起一根通体紫黑、带有环状纹路、散发着淡淡腥气的干枯藤茎。
“老板,这‘紫血藤’怎么卖?”二两用略带生硬的官话问道。这紫血藤在中原罕见,有活血化瘀之效,但性烈,需配伍得当。
摊主是个皮肤黝黑、眼眶深陷的干瘦老者,瞥了二两一眼,伸出三根手指:“三十下品灵石,不二价。这可是从‘黑风峒’深处采来的老藤,药力足得很。”
二两心中一动,黑风峒是万瘴山脉外围的一个险地。他放下藤茎,故作随意地问道:“黑风峒?听说那边靠近万瘴山,瘴气毒虫厉害得很,老板能采到这药,本事不小啊。”
老者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得意,又带着心有余悸:“嘿,小哥有见识。可不是嘛,那鬼地方,进去一趟得脱层皮!要不是为了这口饭吃,谁愿意去?不过这紫血藤,跟万瘴山里头真正的宝贝比起来,算个屁!”
二两心中一跳,面上不动声色:“哦?万瘴山里还有更好的药材?我听说那里面不是有去无回吗?”
老者压低了声音,带着几分神秘:“嘿,风险大,机缘也大啊!传说里面有能活死人肉白骨的‘还魂草’,有能解百毒的‘七彩瘴芋’,还有……嘿嘿,更玄乎的东西。不过那都得是峒里的‘巫老’或者那些不怕死的修仙者才敢惦记的。我们这些凡人,也就在外围转转。”
“巫老?”二两记下了这个称呼。
“就是寨子里懂巫医、能通灵的大人物。”老者解释道,随即摆摆手,“小哥,买不买?不买别挡着做生意。”
二两笑了笑,没有还价,掏出三十灵石买下了那根紫血藤。这既是需要的药材,也是“问路石”。
接着,他又逛了几个摊位,购买了一些南疆特有的解毒、避瘴的药材,如“清瘴花”、“避毒木” 等,并每次都看似无意地提及万瘴山,旁敲侧击。
大部分商贩都讳莫如深,或语焉不详。但也有人透露了一些零碎信息:
? 万瘴山脉极大,分外围、内围和核心禁区。外围一些地方,有经验的采药人或土着猎人偶尔会进入。
? 山脉中有不少土着部落居住,这些部落排外,且大多信奉巫蛊,拥有诡异的手段。想进山,最好能找到可靠的本地向导。
? 关于“神农宗遗脉”的说法,无人知晓。但有几个商贩提到,万瘴山最深处,被称为“祖灵之地”或“失落之谷”,是土着部落的禁地,传说有上古遗民守护,极其危险。
这些信息虽然模糊,却让二两对万瘴山脉有了更具体的概念——那是一个被神秘部落、原始巫蛊和天然险地守护的禁区。想找到可能存在的遗脉,绝非易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二两拨乾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二两拨乾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