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舟背着赵宇回到山洞时,夕阳正贴着沙丘边缘缓缓下沉,天边的云霞从橘红渐变成深紫,赤漠的温度也随之骤降 —— 白天还能达到 35℃的高温,此刻已经跌破 15℃,风从山洞缝隙钻进来,带着刺骨的凉意。他将赵宇轻轻放在铺好的保暖睡袋上,刚想点燃固体燃料取暖,就看到赵宇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嘴唇也泛起一丝青白。
“这里昼夜温差至少有 20℃,晚上最低能降到 5℃以下。” 林舟一边说,一边从背包里掏出另一块保暖睡袋(第 7 章万倍返还时额外获得的备用物资),裹在赵宇身上,“你腿伤还没好,要是着凉引发炎症,恢复起来会更慢。” 他又点燃两块固体燃料,放在用石块垒成的简易支架上,蓝色火焰安静地燃烧着,很快将山洞内部烘得暖融融的,温度逐渐回升到 20℃左右。
赵宇裹着睡袋,看着林舟忙碌的身影,心中满是感激:“多亏有你,不然我今晚恐怕要冻僵了。之前我一个人在沙漠里,晚上只能缩在沙丘背风处,好几次都冻得整夜睡不着,腿伤也一直好不了。” 他顿了顿,又有些担忧地问,“不过白天那么热,我们要是一直待在山洞里,水和食物会不会不够用?”
林舟蹲下身,打开探测仪调出赤漠环境数据,指着屏幕上的曲线解释:“赤漠的高温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 10 点到下午 4 点,这段时间地表温度能超过 40℃,暴露在外不仅容易脱水,还可能晒伤;而清晨 5 点到 7 点、傍晚 6 点到 8 点,温度会维持在 18-25℃,风也比较小,最适合外出收集物资。” 他顿了顿,又拿出纸笔写下作息表,“我们可以调整作息:早上 5 点起床,趁着凉爽去水源地补水、采摘野菜;7 点前返回山洞,避开高温;中午就在山洞里休整,处理伤口、整理物资;傍晚 6 点再出去勘探铁矿脉周边环境,8 点前回来准备晚餐和夜间保暖。”
赵宇看着作息表,忍不住点头:“这个安排太合理了!既避开了高温和低温的危险,又能高效利用时间。不过我现在腿伤还不能走路,只能靠你一个人外出,会不会太辛苦?”
“放心,我有探测仪和防刺护腿,安全有保障。” 林舟笑着晃了晃手腕上的便携式水质检测仪,“而且你可以帮我整理采集回来的物资,比如分类野菜、清理矿石样本,这些也很重要。” 他说着,从背包里掏出白天制作的简易滤水器,将浑浊的地下水倒入其中,“明天早上我们就能用净化后的水烧开煮野菜汤,补充维生素的同时,也能暖暖身子。”
当晚,林舟按照调整后的作息,提前用固体燃料加热了压缩饼干和野菜,两人就着温热的净水吃完晚餐后,又用多余的胡杨树枝加固了山洞入口,将缝隙堵得更严实,只留下一个小通风口。林舟给赵宇的腿伤更换绷带时,发现红肿已经消退了不少,伤口边缘开始结痂 —— 高级急救包里的抗生素发挥了作用,加上山洞温暖的环境,恢复速度比预期快了很多。
“明天早上我去水源地时,会顺便挖些胶脂草回来。” 林舟一边涂抹消炎药膏,一边说,“《荒漠求生大全》里提到,胶脂草的汁液不仅能涂在庇护所内壁防沙,还能熬成药膏,促进伤口愈合。到时候给你试试,说不定三天就能正常走路了。”
赵宇眼中闪过期待,用力点了点头:“好!我一定好好配合,争取早点好起来,帮你一起找铁矿和晶矿。”
深夜的山洞格外安静,只有固体燃料燃烧的细微声响。林舟躺在睡袋里,却没有立刻睡着 —— 他借着手机屏幕的微光,翻看着白天记录的物资清单:净水还剩 8 升,压缩饼干 12 块,沙生野菜能维持 3 天,固体燃料还有 15 块,暂时足够两人使用,但要想长期生存,还需要储备更多物资,尤其是在找到铁矿脉后,锻造工具需要大量木材和燃料。
“必须利用好凉爽时段,多囤积资源。” 林舟在心里盘算着,很快制定出第二天的计划:清晨先去水源地补充 10 升净水,顺便采摘足够的赤漠苦苣和沙葱;返回时挖些胶脂草和耐旱藤蔓,用于加固山洞和制作伤口药膏;傍晚则带着探测仪去铁矿脉周边勘察,标记安全路线,为后续开采做准备。
天还没亮,林舟就被闹钟唤醒 —— 他特意将手机闹钟设在凌晨 4 点 50 分,比计划的起床时间提前 10 分钟。此时山洞外还是一片漆黑,温度只有 6℃,他悄悄起身,点燃一块固体燃料加热净水,又拿出两块压缩饼干放在火边温着,尽量不吵醒还在熟睡的赵宇。
5 点整,天边泛起一丝鱼肚白,林舟背上储水袋和多功能工兵铲,轻轻走出山洞。清晨的赤漠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空气湿润凉爽,踩在沙地上的脚印清晰可见,没有白天风沙的干扰。他按照探测仪的指引,快步走向水源地,沿途还发现了几株刚冒芽的白绒草幼苗,小心地做好标记,打算等赵宇腿伤好后,一起过来移植到山洞附近,方便后续使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