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国首都,国家战略资源研究中心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热烈。长条会议桌两侧,坐着来自地质勘探、冶金工程、户外生存、数据科学等多个领域的顶尖专家,每个人面前都摊开着一叠厚厚的资料 —— 这些资料详细记录了林舟在赤漠中发现的每一项资源、获得的每一份技术图谱,以及通过 “万倍返还” 机制具现到龙国各地的物资清单。
“各位,我们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组建‘赤漠资源转化专项团队’,系统分析林舟同志从赤漠反馈的资源具现数据,制定后续的资源利用与技术落地计划。” 主持会议的是国家战略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周明,他话音刚落,就拿起一份标注着 “紧急” 的文件,“截至目前,林舟同志已成功发现高纯度赤铁矿脉(储量预估 800 吨)、天然地下水、赤漠晶矿(微量信号),并通过签到获得简易锻造图谱、方向辨别术教学手册、植物识别仪等 12 项关键技术与工具,对应的万倍返还物资已覆盖西部矿业公司、高原哨所、中小学等 23 个领域,累计具现物资达 120 万件。”
周明的话刚说完,地质勘探领域的权威专家李教授就迫不及待地发言:“从林舟同志传回的铁矿石样本分析报告来看,这批赤铁矿的纯度高达 68%,远超我国西部现有铁矿平均纯度(45%),且伴生矿含量低,冶炼成本能降低 30% 以上。更重要的是,他发现的铁矿脉位于赤漠黑石山内部,周边无居民点,开采时不会造成生态破坏,这对我国西部矿产资源开发具有里程碑意义!”
李教授说着,将一份铁矿石样本投影到屏幕上 —— 暗红色的矿石表面泛着金属光泽,旁边的数据表格清晰显示着矿石的成分占比:铁元素 68.2%,硅元素 4.3%,其他杂质 7.5%。“我们已经将样本送到西部矿业公司进行冶炼测试,初步结果显示,用这种铁矿石锻造的工具硬度比普通钢材高 15%,非常适合制作户外勘探工具和工程器械。”
紧接着,冶金工程专家王教授补充道:“简易锻造图谱里记载的熔炼温度(1520℃)和淬火技巧(冷水快速降温),完美适配了这批赤铁矿的特性。我们之前在冶炼高纯度赤铁矿时,一直面临‘易氧化、成型难’的问题,图谱里的‘分段熔炼法’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 —— 通过控制炉温上升速度,减少铁矿石与氧气的接触时间,氧化率能从 12% 降至 5% 以下。目前西部矿业公司已经按照图谱建成了 3 条简易锻造生产线,预计每月能生产 2000 件基础工具,满足当地勘探需求。”
会议室里的讨论愈发热烈,数据科学专家张博士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林舟同志获得的‘万倍返还’物资具有明显的‘需求导向’特征 —— 他在赤漠中遭遇毒蝎突袭后,具现的防刺护腿和高效驱虫剂,正好覆盖了西部矿区和边境巡逻队的紧急需求;他制作简易滤水器后,具现的水质检测仪和滤水器优化图纸,立刻解决了 3 个干旱县的饮水安全问题。这种‘按需具现’的模式,让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了 92%,远超传统物资调配效率(65%)。”
张博士调出一份动态数据图表,屏幕上的红色光点代表林舟的探索节点,蓝色光点代表具现物资的分布区域 —— 从赤漠黑石山到西部矿区,从高原哨所到中小学,蓝色光点沿着红色光点的轨迹呈放射状分布,形成一张密集的资源网络。“更值得关注的是,具现物资的使用反馈良好,西部矿业公司的工程师反馈,耐高温手套能承受 800℃高温,远超行业标准(600℃);高原哨所的士兵表示,恒温睡袋在 - 20℃环境下仍能维持 22℃的内部温度,彻底解决了冬季御寒问题。”
就在这时,户外生存领域的专家刘教授提到了植物识别手册的普及情况:“林舟同志发现 M 国选手误食毒草后,具现的 10 万册《赤漠植物识别手册》已在西部 12 个省份的中小学投入使用,我们还开发了配套的 AR 课程,通过扫描手册上的植物图片,就能看到 3D 立体模型和毒性讲解。目前已有 800 多所学校开设了‘赤漠生存知识’选修课,学生的植物识别准确率从 32% 提升到 89%,这不仅能培养青少年的户外生存能力,还能为我国储备更多的野外勘探人才。”
周明听着专家们的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各位的分析充分证明,林舟同志在赤漠的探索成果,不仅能解决当下的资源需求,还能为我国长期的战略发展提供支撑。接下来,专项团队要重点推进三项工作:第一,协调西部矿业公司和地质勘探队,制定黑石山铁矿脉的详细开采计划,确保明年 3 月前完成首矿开采;第二,将方向辨别术、植物识别等技术纳入国家户外勘探培训体系,在边境巡逻队和科考队中推广;第三,持续跟踪林舟同志的晶矿探索进展,一旦发现高储量晶矿,立刻启动‘晶矿能源转化’研究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让你荒野求生:你震惊了全世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