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孙海平的“和解烧鸡”,方俊的日子看起来恢复了平静。
他每天按时上下班,处理着那些枯燥的稿件。同事们对他客气了许多,邱科长见了他也总是笑呵呵地递上一根烟,整个机关大院似乎都一派和谐。
可方俊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种和谐,是建立在“敬畏”之上的,而不是真正的“接纳”。大家敬畏他那份敢跟领导叫板的胆气,敬畏他背后那面“杨副司令”的大旗,却并没有真正认可他作为一名宣传干事的能力。
在很多人眼里,他还是那个靠着一篇《永不褪色的照片》偶然冒出来的战斗英雄,一个运气好、后台硬的“愣头青”。
这种感觉,让方俊如鲠在喉。
他不想当一个靠“斗争”出名的干部,他想用作品说话,用自己手里的笔,堂堂正正地赢得所有人的尊重。
可机会,迟迟没有到来。
宣传科的工作,大部分都是程序化的。今天发一份学习文件,明天写一篇会议纪要,后天整理一个宣传材料……这些工作,就像一台永动机,周而复始,消磨着人的锐气和激情。
方俊感觉自己就像一门被擦得锃亮、却一直没有炮弹的大炮,空有一身射程,却只能摆在那里当个威风凛凛的摆设。
他开始变得有些焦躁,可刘建国却劝他:“小方,别急,机关工作,讲究的就是一个‘熬’字。少说话,多做事,机会总会来的。”
机会,还真的就以一种方俊意想不到的方式,来了。
这天下午,刘建国从外面开会回来,脸色有点不太好看。他把方俊和马驰叫到一起,布置了一个任务。
“咱们师……最东边,靠着海的那一块,有个二九七高地,知道吧?”刘建国用手指在桌上一边画圈,一边说。
马驰点了点头:“知道,科长。那不是炮兵C团的地盘吗?听说那地方,鸟不拉屎,风吹石头跑,一年里有半年都是大雾天,老鼠都比人多。”
“没错,就是那个地方。”刘建国叹了口气,“上头来了个通知,让咱们各单位报一个‘扎根边防、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别的单位都报上来了,可这炮C团,报了好几回,都被上面给打回来了,说材料太虚,事迹不突出。”
刘建国端起茶缸喝了一口,继续说道:“今天开会,孙主任点了咱们宣传科的名了。让我们派个得力干将,亲自下去一趟,到那个二九七高地去,那里驻守着前沿指挥所的一个侦查班,给我挖出一个、不,是给我‘塑造’一个活生生的典型出来!下个月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军区首长都可能要听汇报,这事,关乎咱们师的脸面,是死命令。”
马驰一听要去那个鬼地方,脸顿时就垮了。
“科长,那地方……听说连车都上不去,最后十几里山路得靠脚走。而且湿气大,很多人去了都得犯风湿。再说,都挖了好几遍了,屁都没挖出来一个,能有啥典型啊?”
刘建国瞥了他一眼:“怎么,你小子不愿意去?”
“也不是不愿意……”马驰挠了挠头,嘟囔道,“这不是快到年底了吗,我……我跟卫生队的那个小张,正处着对象呢……”
刘建国哼了一声,没理他,目光转向了方俊。
方俊从一开始就没说话,但他的眼睛,却越来越亮。
二九七高地!
那个地方他虽然没去过,但却如雷贯耳。那是整个防区最偏远、最艰苦、也最孤独的哨所。据说那里只有几名战士,守着一部老掉牙的雷达和一部电话,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个外人。
在别人看来,这是个“发配”的苦差事。可在方俊眼里,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可能蕴藏着最动人的故事。越是沉默的战士,内心世界可能越是丰富。他那颗属于侦察兵的心,已经开始兴奋地跳动起来。这就像一个被困在帐篷里憋了太久的猎人,终于听到了山林里传来的虎啸。
“科长,”方俊主动站了出来,声音里带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激动,“我去!”
刘建国看着方俊那双放光的眼睛,似乎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他欣慰地点了点头:“好!我就知道你小子肯定会抢着去!”
他顿了顿,脸色又变得严肃起来,压低声音嘱咐道:“小方,这次的任务,非同小可。说白了,就是让你去‘无中生有’。那个地方,条件太苦,能坚持下来的兵,本身就是英雄。但上头要的,不是这种‘苦劳’,他们要的是有亮点、有故事、能拔高的‘功劳’。这里面的分寸,你自己去把握。”
方俊重重地点了点头:“科长,您放心,我明白!”
“还有,”刘建国补充道,“孙主任点名让你去,这里面……有考验你的意思。上次的事,你虽然过关了,但在他心里,你还是个‘会惹事’的刺头。这次任务,你要是干砸了,那可就坐实了他的看法;可你要是干得漂亮,就能让他对你彻底信服,明白你方俊,不光会惹事,更会干事!懂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奔腾年代里的躁动人生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