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门归巢理生计,四合聚友话宏图
火车驶进京城站时,午后的阳光正透过站台的玻璃穹顶洒下来,带着熟悉的燥热气息。贺礼拎着装着乾隆粉彩瓶的行李箱走在前面,苏晚抱着给双方父母的礼品袋跟在身后,刚出出站口,就看见贺父骑着自行车在人群外等候,车把上还挂着两个刚买的西瓜。
“爸,您怎么来了?”贺礼快步迎上去,自然地接过父亲手里的车把。贺父笑着拍了拍他的胳膊:“知道你们今天回来,特意来接你们。小晚,路上累坏了吧?快坐上,我先送你们回苏家。”苏晚赶紧道谢,小心翼翼地坐在自行车后座,怀里护着给父母买的杏仁粉和绿豆糕。
先到苏晚家楼下,贺礼帮着拎着礼品袋一起上楼。苏父苏母早已在客厅等候,苏母拉着苏晚的手往厨房带,念叨着要给她炖碗冰糖雪梨,苏父则招呼贺礼坐下,递过一杯凉茶:“承德之行还顺利?工地上没再出什么事吧?”
“顺利得很,多亏了苏叔您帮忙搭线,周所长把事儿处理得妥妥的。”贺礼接过茶杯,把承德淘到珍品、逛鬼市的趣事简单说了说,“工地上现在安稳得很,卫东说最近还接了新活儿。”苏父点点头,眼里满是赞许:“做事稳当就好,年轻人脚踏实地,以后肯定有出息。”
聊了十几分钟,见苏母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贺礼起身告辞:“苏叔,您和阿姨忙,我先回趟家,晚上还有事要跟兄弟们合计。”苏晚送他到门口,悄悄塞给他一个小布包:“这里面是我妈给你晒的山楂干,泡水喝解腻。”贺礼握紧她的手:“在家好好陪爸妈,等我忙完找你。”
从苏家出来,贺礼先回了父母家。贺母正坐在院门口择菜,见他回来,立刻笑着迎上来:“怎么就你一个人?小晚呢?”“小晚在家陪叔叔阿姨呢,我先回来看看您和我爸。”贺礼把给父母买的银梳子和杏仁粉递过去,“这是苏晚挑的银梳子,说您梳头方便。”贺母接过梳子,摩挲着上面的花纹,笑得合不拢嘴:“这孩子,就是细心。”
进了屋,贺礼陪父母聊了会儿天,把承德的见闻、古玩店和建筑公司的近况一一说了。贺父听完点点头:“生意好了是好事,但别太拼,注意身体。跟卫东他们打交道,也得有分寸,别吃了亏。”“爸,我知道,您放心。”贺礼应着,看了看天色,起身道,“我晚上约了卫东他们聚聚,先去古玩店和公司看看,晚点再回来跟您说。”
贺礼先直奔琉璃厂的“雅藏阁”。刚拐进街口,就看见“雅藏阁”的蓝布幌子在风中摇曳,门口站着两个客人正打量橱窗里的瓷瓶。他轻手轻脚推开门,伙计李明立刻迎上来,压低声音说:“贺哥,您回来啦!这两位客人想要个晚清的青花赏瓶,我正给他们介绍呢。”
贺礼点点头,示意李明继续招待,自己背着双手在店里转了起来。货架上的藏品比他走之前丰富了不少,新收的民国粉彩瓷盘、清代铜制烛台、明代竹雕笔筒,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擦拭得一尘不染。王芳正在柜台后整理账本,见他过来,递上本子:“贺哥,这是您走后的账本,卖了三个瓷瓶、两副老字画,收了一批光绪年间的邮票,生意比以前旺多了。”
贺礼翻了翻账本,看着节节攀升的营业额,心里暗自满意。正打算问问后续收货的计划,口袋里的传呼机突然响了,是赵卫东发来的:“贺哥,回来没?公司刚签了个大单子,想跟你说说。”贺礼回了句“马上到”,跟王芳交代了句“有事给我传呼”,就转身出了店门。
建筑公司在城南的工业区,贺礼骑着自行车二十多分钟就到了。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正忙着装卸钢筋,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赵卫东正站在工地旁指挥,看见贺礼,立刻笑着跑过来:“礼子,你可算来了!刚跟区政府的基建科签了办公楼翻新的合同,工程款先付一半,稳赚!”
两人进了办公室,赵卫东递过合同:“自从周所长帮咱们镇住黄胖子那伙人,再也没人敢来捣乱了。前两天建材商主动降价三成供货,说是看周所长的面子。”贺礼仔细看了合同,满意地点头:“工人和材料都安排好了?”“早妥了!李叔找的老伙计,手艺靠谱,材料昨天也送齐了。”赵卫东拍着胸脯说。
正说着,贺礼想起要聚聚的事,掏出传呼机分别给孙磊、周胖子发了信息:“晚上七点,去我新买的四合院聚,我订好酒菜送过去。”孙磊是做建材生意的,之前帮贺礼找过不少靠谱的货源;周胖子开了家废品站,经常能收到些老物件,算是贺礼的“收货眼线”,几人都是平时常打交道的兄弟。
发完信息,贺礼跟赵卫东交代:“晚上别加班了,带上合同,跟孙磊、周胖子一起聊聊,看看后续建材能不能再压点价。”“好嘞!”赵卫东立刻应下,“那我先去安排工地的事,晚点直接去四合院找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收古董成为大佬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收古董成为大佬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