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默站在舞台侧边,手里捏着一张刚发下来的流程卡。纸面有点皱,边角还沾了点灰,大概是被谁翻过又随手塞进夹子里。他低头扫了一眼,下一环节是双人协作挑战,规则写着“随机组队”,但导播看了他一眼,笑着递了个眼神:“你和何晴一组吧,观众爱看这个。”
他没应声,只把卡片折好塞进裤兜。他知道这不是安排,是默契。
后台灯光亮了些,工作人员来回走动,有人抱着道具箱从他身边经过,撞了一下他的肩膀。他没在意,往前走了两步,看见何晴正坐在折叠椅上换鞋,脚边摆着一双运动鞋,鞋带松着。
“待会那个同步任务,”他开口,“你怕节奏乱吗?”
她抬头,笑了笑,“你是怕自己抢拍吧?”
他一愣,随即点头,“前几次我总想先动,结果反而错。”
“那就别想。”她站起身,把旧鞋踢到一边,“等我抬手,你就动。信我一次。”
两人走到游戏区,地上画着两排脚印图案,中间隔了三米,头顶悬着感应灯带。规则是要在三十秒内完成五组同步动作——举手、蹲下、转身、跨步、击掌。系统会随机打乱指令顺序,全靠反应。
倒计时开始前,陈宇默深吸了口气,肩膀还是绷着。
第一轮指令下来,是举手。他立刻抬臂,可何晴慢了半拍,灯闪红光。
“别急。”她说,“它还没念完。”
第二轮是蹲下,他又抢先弯腰,何晴才刚开始屈膝,再次失败。
“你总是这样。”她看着他,“一进状态就恨不得掌控全场。”
他抿了嘴,“习惯了。”
“可我们现在是一个队。”她靠近一步,声音压低,“你不用每一步都当指挥官。有时候,跟一次别人的节奏,也挺好的。”
他盯着地面那对并列的脚印,忽然想起昨天她说的话:“你可以选择信任某个人。”
他点了点头,“下次,我等你。”
第三轮开始,语音提示响起:“转身——”
何晴没立刻动,而是抬手,在身侧轻轻划了个半圈。
他懂了。
她是在给信号。
等她脚尖一转,他同步拧身,两人几乎贴着对方擦过,头顶灯带唰地亮成绿色。
“跨步!”
她往前踏出时故意加重脚步,他立刻跟上,步伐一致,落地整齐。
最后一项是击掌。她抬手不高,掌心朝上,像是在等他确认。
他没迟疑,抬手迎上去,啪的一声清脆响亮。
全场工作人员都笑了。有人喊:“过了!这次稳了!”
何晴转头看他,眼睛弯着,“怎么样,没那么难吧?”
他摸了摸后脑勺,“比一个人扛轻松点。”
“那是。”她笑,“毕竟我们不是对手。”
接下来是即兴表演环节。导演临时改了规则,每人抽一个关键词,现场编三分钟小品,主题不能偏离。
陈宇默抽到“误会”。
何晴拿到“重逢”。
两人站在后台角落商量,旁边几个助理抱着计时器围观。
“两个词听起来像反义词。”她说。
“但可以串起来。”他想了想,“比如——一对恋人多年没见,本来约好重逢,可因为某个误会,谁都没认出对方。”
“然后呢?”
“他们在同一个咖啡馆坐下,聊了一路,彼此都觉得眼熟,却始终没戳破身份。直到最后,一个人拿出老照片,才发现坐对面的就是当年要等的人。”
她眼睛一亮,“我们可以用道具箱里的旧相机,当信物。”
“你来演那个一直犹豫要不要相认的。”他说,“我演假装镇定其实心里乱成一团的。”
她点头,“行。但你得接住我的停顿,别抢戏。”
“你一个眼神,我就知道怎么接。”
彩排铃响,两人走上台。背景布景是个复古咖啡馆,桌上有台老式相机,蒙着布。
表演开始。
何晴先入戏,端起咖啡杯的手微微发抖,目光时不时扫向门口。陈宇默推门进来,环顾一圈,坐在她斜对面。
没有台词提示,全靠临场发挥。
她轻声问:“常来这儿?”
“第一次。”他答,“朋友推荐的,说这里的拿铁不错。”
“哦。”她低头搅动杯子,“我也是……朋友介绍的。”
两人沉默几秒。气氛微妙。
突然,她伸手去拿相机,指尖顿了顿,又缩回。
陈宇默立刻接上,低声自语:“这相机……跟我以前丢的那个很像。”
她猛地抬头,“你也喜欢胶片?”
“嗯。拍过很多人,后来都不在了。”
她手指收紧,“有些人……不是不在,是不敢认。”
他望着她,声音低下去:“怕认错了,更尴尬。”
“可如果认对了呢?”她问。
“那可能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台下没人说话。连导播都停了走动,站在监视器前盯着画面。
最后一幕,她终于掀开相机盖,对着他按下快门。闪光灯亮起的瞬间,他笑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逗比校草进圈后,全网炸了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