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古玩街迎来了它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分。各色灯笼与现代化的灯牌交相辉映,将街道映照得亮如白昼,却又蒙上了一层暖昧朦胧的旧色。
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讨价还价声、店家吆喝声、友人谈笑声混杂在一起,蒸腾出浓郁的市井烟火气。
黄清璃一马当先,行走在这喧嚣的人流中。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快速而精准地扫过街道两侧鳞次栉比的摊位和店铺。
与寻常游客漫无目的的闲逛不同,他的目标极其明确——寻找那些蕴含着微弱灵气、或是材质特殊、有可能被炼制成法宝的“旧物”。
得益于坐照境中期的强大神识感知,他往往能隔着老远就捕捉到那一丝微乎其微的异常波动。
一旦锁定目标,他便径直上前,几乎不多看第二眼,也不同店家过多纠缠。
“这个,这个,还有那边那一堆,我都要了。”
“老板,打包,算账。” “嗯,可以,就这个价。”
他出手极为爽快,看中了便直接买下,价格只要不是离谱得过分,基本都不还价。
那副架势,不像是在精挑细选古玩珍宝,倒像是在菜市场采购日常蔬果。
跟随在他身后的李晶和那七八个武馆弟子,很快就从开始的警戒护卫,变成了纯粹的“搬运工”。
弟子们两人一组,或抬或抱,或拎着大大的编织袋,里面很快就被各种奇形怪状、沾满灰尘的“破烂”填满:锈迹斑斑的金属块、开裂的陶罐、看不出原貌的木雕、缺角断腿的石器、甚至还有一些卷轴竹简之类的东西。
李晶看着黄清璃这“挥金如土”的架势,又看了看身后弟子们手中越来越沉重的“收获”,不由得摸了摸鼻子,快走几步赶上黄清璃,哭笑不得地低声道:
“好家伙,我还以为你叫这么多人来,是怕在古玩街遇到什么不开眼的浑人需要镇场子,搞了半天……你是早就计划好了让我们来当苦力,给你搬东西的啊!”
黄清璃正从一个摊主手里接过一个用旧报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沉重物件,闻言头也没抬,很是理所当然地回答道:
“对呀!不然呢?这些东西看着不大,凑一起那么沉,我一个人哪拿得动那么多。”
他回答得如此理直气壮,让李晶一时语塞,只能无奈地摇头笑了笑。
不过他也清楚,黄清璃这么做必然有他的道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破烂”,没准到了他手里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反倒是队伍里的陈明辉,干劲十足,一点没觉得累。
他年纪较轻,体力最好,一个人就抢着扛了一个最大的编织袋,里面塞满了各种金属件,走得吭哧吭哧,却满脸兴奋,眼睛亮晶晶的,仿佛能帮上黄清璃的忙是天大的荣幸。
每次黄清璃买到新东西,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放进袋子里。
黄清璃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心里倒是颇为受用。
他一边继续着自己的“采购大业”,一边在心里暗自盘算:“好在之前机缘巧合帮了项老板那个大忙,他给的那两百万谢礼一直没怎么动,这下总算派上大用场了。有钱买东西的感觉……真的不要太爽了。”
这种不必过分计较价格,只看眼缘和感知,看上就买的消费方式,对他而言是一种新奇又畅快的体验。
虽然买的不是什么奢侈品,但这种为了提升自身实力而进行的“投资”,带来的满足感远非寻常购物可比。
队伍在熙攘的人群中缓慢移动,黄清璃的“扫货”范围也从街边摊逐渐扩展到一些有门面的店铺。
李晶跟在他身旁,看着弟子们逐渐不堪重负的样子,正想提醒黄清璃是不是该适可而止时,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他凑近黄清璃,压低声音道:“哎,清璃,差点忘了正事。
再过五天,就是五年一度的全国武者大赛开幕的日子了,地点就在邻省的省会体育馆。”
黄清璃正拿起一尊小巧的铜制香炉仔细感应,闻言动作微微一顿,侧头看向李晶,有些疑惑:“全国武者大赛?你给武馆报名了?”
“当然报了!”李晶脸上露出一丝自豪和期待,“这可是武道界的盛会!咱们‘武仙会馆’虽然开馆时间不算最长,但在江城乃至周边几个市,也算是打出了名号。”
“馆里的学员们听说能参加这种国家级的大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似的,训练起来别提多拼命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有些微妙,带着点笑意继续说道:“而且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馆里那帮小子,甚至包括一些老学员,都默认把我们俩个也并列为武馆的‘馆主’了。”
“这次大赛,大家伙儿可都盼着呢,希望我们两位‘馆主’能一起出面,亲自带队去参加比赛,给大家鼓鼓劲,压压阵!”
黄清璃听完,略感意外,但随即笑了笑。他明白武馆学员们的心思,有高手压阵,心里确实会踏实很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尘为仙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尘为仙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