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五六日,十五阿哥府邸总算褪去了初时的忙乱与生疏,渐渐沉淀下来,显露出井然有序的底子,初具章法。
府邸三路五进的格局,此刻人员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中路最为紧要,头进的轿厅和客厅每日都要有回事太监和随侍太监轮班值守,负责迎送宾客,传递消息。
穿过垂花门到了二进院,书房重地更是肃静,除了胤禑贴身伺候的太监,旁人等闲不得近前。
三进内宅是如今青禾主要管理的地界,她领着几个手脚麻利的宫女们并,将上房和东西厢房收拾得窗明几净,熏笼里终日燃着淡淡的苏合香。胤禑的衣物配饰,归置得纹丝不乱。
东路的库房、茶房、膳房是府里粮草辎重所在,各处的管事太监不敢怠慢,领着人清点造册,安排值夜,生怕出了纰漏。
西路花园景致最好,但也最耗人力,花匠老钱头带着几个小工,这几日都忙着给不耐寒的花木培土施肥,修剪枝桠,预备过冬。粗使的宫女太监们则负责洒扫路径,保持园子整洁。
经了前次胤禑发话立威,府里上下人等都绷紧了一根弦。无论是内务府派来的新人,还是宫里带出来的旧人,都明白了这位年轻主子虽看着性子不算暴戾,但眼里也揉不得沙子,而且眼里能看得清轻重,绝非可以随意糊弄的主儿。
龙子就是龙子,再怎么是个光头阿哥,发起火来也够奴才们喝一壶的。
一时间,阖府上下当差越发小心翼翼,不敢有丝毫懈怠。
时值十月上旬,秋风更劲,天气一日凉过一日。庭院里的银杏树叶已变得金黄,风一吹便扑簌簌落下一地。
这日午后,见胤禑在书房看书,府里诸事也暂且安稳,青禾总算得了些空闲。
她惦记着换季时节最易感染风寒,且前段时日车马劳顿又心绪不宁,最是耗损元气,便想着做些温润滋补的吃食给胤禑调养。
她先去了府里的膳房。
膳房的小太监见她来了,立刻堆起笑脸,又忙不迭地起身问好,比往日殷勤许多:“青禾姐姐拉了,需要什么您尽管吩咐”。
青禾只淡淡点头,按着单子,取了淮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等,还要了一块新鲜的鸡胸脯肉和一小把上好的枸杞。
“哟,姐姐这是要给主子炖补汤?”小太监一边麻利地取东西,一边搭话。
“秋日干燥,炖些温补的汤水润一润。”青禾淡淡应着,检查了食材,见淮山药是地道温县产的,根须清晰,肉质洁白,方才点头。
封建社会的皇权阶级就是好啊,物资流通不畅的时代,也想要啥有啥。
随后她便转去了西路的小厨房。这个厨房离内宅近,专做主子的点心宵夜,比大厨房更清净干净。
当值的厨娘见是她,也笑着招呼:“青禾姑娘来了,可是要给主子预备点心?”
“嬷嬷安好,”青禾微微颔首,“想炖盅汤水。劳烦您帮我取一只干净的白瓷炖盅。”
青禾说着,洗净手系上干净的围裙。先将薏米、芡实、白扁豆用清水泡上。再去除淮山药讨厌的皮,这一步最烦人,山药的黏液沾手会发痒。
她找了块干净的纱布垫手,去皮切成滚刀块,立刻放入清水碗中以防氧化变黑。
鸡脯肉需要剔除筋膜,切成均匀的小块,放入陶罐中,加入姜片和冷水,置于小炉上煮沸,仔细撇去浮沫。
曹嬷嬷在一旁看着,只见她步骤清晰,手法娴熟,忍不住叹道:“姑娘这手艺,真是没得说,又细致又干净。这汤瞧着就清淡养人。怨不得主子看中。”
青禾只是笑笑,并不接话。
没一会儿,鸡肉焯好了,她重新洗净,再放入干净的陶罐,加入足量清泉水,投入泡好的薏米、芡实、白扁豆和山药块先以武火煮沸,继而转为文火,让汤水保持着将沸未沸的状态,慢慢煨着。
“这汤得煨上两个时辰,方能出味,食材的效力也才能融到汤里。”青禾对曹嬷嬷道,“劳烦嬷嬷得空帮着看一眼火候。”
“姑娘放心,误不了。”曹嬷嬷满口答应。
两个多时辰后,已是傍晚,汤色已煨得清澈中透出淡淡的乳白,山药酥糯,豆仁开花,香气却十分清淡含蓄。青禾撒入十余粒枸杞,又调入少许盐花调味,便用厚布垫着,将一罐汤小心地端往内宅。
恰好遇上胤禑从书房出来,脸上带着倦色。
“主子,”青禾上前轻声唤道,“秋燥伤肺,奴才用山药、薏米煨了点儿汤,平和补益,您用一碗润润可好?”
胤禑目光落在那个冒着丝丝热气的陶罐上,点了点头:“端进来吧。”
在东次间临窗的暖榻上坐了,青禾盛出一碗汤。汤色清亮,山药洁白,枸杞红艳,看着便觉清爽。
胤禑舀起一勺吹了吹,送入口中。汤味极鲜,是食材本身炖煮出的清甜,毫无油腻感,山药入口即化,薏米软糯,带着熨帖的暖意,缓缓驱散了秋日的凉气和疲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清宫,我在胤禑身边当咸鱼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穿越清宫,我在胤禑身边当咸鱼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