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瞬间热闹起来:苏城的李大叔说要组织农户去智慧农园学习,争取明年自家麦田也用上智能设备;舟山的小吴发了番茄红素提取的初步试验数据,说效果远超预期;灵曦星域的艾拉则表示,会协助“四地农品”对接更多海外采购商,还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优化出口产品的包装和保鲜工艺。
第二天一早,陈砚就带着四地的核心成员召开了“产销协同推进会”。会上,大家围绕智慧农园建设、国际市场开拓、深加工项目推进三个议题展开讨论,明确了每个项目的负责人、时间节点和资源需求。
“智慧农园的建设由苏城牵头,洛城、海洲、舟山配合提供本地特色农产品种源,争取年底前完成四地示范基地的建设;国际市场开拓由海洲负责对接海外采购商,洛城、舟山配合做好产品认证和包装优化;深加工二期工程由舟山负责选址,苏城、海洲提供资金支持,下个月就启动项目招标。”陈砚在会上明确了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推进会结束后,陈砚来到洛城大豆加工厂的样品展示区。这里摆放着用大豆加工而成的各种产品——大豆油、大豆糕、大豆蛋白肽、大豆蛋白粉,还有正在研发的大豆纤维环保包装。“以后咱们不仅要做优质农品的生产者,还要做绿色环保的践行者。”他拿起一个大豆纤维包装样品,对老周说,“这种包装可降解、无污染,正好符合海外市场的环保要求,以后出口产品就用它。”
老周点点头:“我们已经和灵曦星域的材料研究所合作,正在优化大豆纤维的生产工艺,预计下个月就能量产。到时候不仅能满足自家产品的包装需求,还能对外销售,又是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
夕阳西下,陈砚站在洛城大豆加工厂的屋顶,望着远处的田野。初夏的田野里,小麦泛着金黄,大豆苗长势喜人,处处都是丰收的希望。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夕阳下的田野照片,配文写道:“智慧赋能农业,协作开拓未来。2027年的夏天,‘四地农品’正以昂扬的姿态,在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肩,用科技守护品质,用协作创造价值,让‘四地农品’的品牌响彻国内外,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惠及更多农户!”
群里很快传来了各地的回应:苏城的智慧农园正在安装新的传感器,洛城的大豆纤维生产线进入调试阶段,海洲的扇贝正准备装船发往德国,舟山的番茄红素提取试验取得新突破。看着这些消息,陈砚知道,“四地农品”的故事还在继续,而属于他们的精彩,才刚刚开始。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