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星际农业资源网2.0版”正式上线。升级后的平台新增了“智能预测”“生态监测”“技能认证”三大模块:通过大数据分析,能提前3个月预测农产品需求;借助灵能监测设备,可实时监控各星域的农业生态;完成研学课程的学员,能在平台上申请农业技能证书。
上线仪式上,陈砚通过灵能投影,向联盟成员展示平台的新功能:“在智能预测模块,我们已成功预测出暗星星域下半年的大豆需求将增长30%,提前调整了种植计划;生态监测模块则帮助火山星域发现了一处矿尘污染区,及时采取了治理措施;技能认证模块上线仅一周,就有2000名星际学生申请了课程。”
暗星星域的农业部长率先表态:“资源网2.0帮我们解决了‘种多少、卖哪里’的难题,今年的大豆不仅能自给,还能出口到周边星域,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火山星域的代表也接着说:“生态监测模块太重要了!矿尘污染区若不及时治理,会影响大片农田,感谢‘四地农品’帮我们规避了风险。”
上线仪式结束后,陈砚召集四地核心成员,召开了“春季工作复盘与夏季规划”会议。会上,大家汇报了最新进展:苏城的“抗暗蚀2号”种苗已发往5个星域,种植面积突破5万亩;洛城的纤维产品订单量突破1500万件,合作星域达到25个;海洲的海鲜出口额突破3亿欧元,新增4个海外市场;舟山的农旅基地接待游客突破80万人次,研学营成为星际知名的教育项目。
陈砚在会上提出了夏季的三大目标:“第一,在暗星、冰晶、火山三个星域建立‘抗暗蚀大豆’示范基地,实现种苗本地化繁育;第二,完成‘星际海鲜加工中心’的建设,将海鲜深加工产品的比例提高到30%;第三,推动‘星际农业认证课程’在联盟内100所学校落地,培养更多专业农业人才。”
团队成员纷纷响应:小王说,示范基地的选址已确定,下月就能开工;老周说,纤维产业园计划新增3条生产线,提高高端产品产能;张社长发了海鲜加工中心的建设进度图,预计8月就能投产;小吴说,已有50所星际学校申请加入认证课程,正在制定教学计划。
夕阳西下,陈砚站在舟山农旅基地的观景台上,望着远处的星空。夜色中,苏城的试验田、洛城的加工厂、海洲的渔港、舟山的农旅基地,还有暗星、玄黄、碧波等星域的合作项目,仿佛通过“星际农业资源网”连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将农业技术、优质产品、生态理念传递到星际的每一个角落。
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星际农业资源网2.0”的截图,配文写道:“春播新种拓疆土,农网升级惠万星。2030年的春天,‘四地农品’用技术突破打开新市场,用资源互联解决新难题。夏季,让我们继续以农为根、以网为脉,在星际农业的道路上,为更多星域带去丰收的希望,为更多生命送去健康的保障,让跨域协作的光芒,照亮每一片需要耕耘的土地!”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小王发了暗星星域的种植地块照片,土壤改良已初见成效;老周发了纤维产业园的新生产线视频,设备正在调试;张社长发了海鲜加工中心的封顶照片,工人们正庆祝阶段性成果;小吴发了研学营的学生合影,孩子们拿着刚获得的农业技能证书,笑容灿烂;卡隆发了玄黄加工基地的蛋白粉包装照片,即将发往星际市场;莉娜发了碧波水下农场的彩虹贝丰收视频,贝壳在阳光下泛着七彩光芒。
夜色渐深,星际的星空格外璀璨。陈砚知道,这个春天的播种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星域等待开拓,更多的技术等待突破,更多的生命等待惠及。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同心、联盟携手,以“星际农业资源网”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就一定能在星际农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更多关于丰收、健康、可持续的新篇章,让“四地农品”的品牌,成为星际农业文明的重要符号,让跨域协作的温暖,传递到每一个星辰下的家园。
喜欢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