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在夜色中疾驰,青牛在前方不紧不慢地引路,四蹄踏在地面上竟泛起淡淡的青色涟漪,仿佛在牵引着地脉之气,使得车队行进出奇地平稳迅速。
车内,苏婉正对着平板电脑快速查阅资料,屏幕上是她根据青玄道人的描述和龙魂司内部档案整理出的河洛地区古地图与现代地理的叠加分析。
“河洛交汇处,历史上被认为是‘天中’之地,文明起源。”她指着屏幕上几个闪烁的光点,“如果‘井眼’存在,最可能的位置是这几个古河道变迁的节点,或者是某些早已湮灭的古祭坛遗址下方。”
林墨闭目感应着怀中三块碎片的共鸣。除了与遥远的长安、洛阳方向隐隐呼应外,随着车队深入中原腹地,碎片对前方某个特定方向的感应也越来越清晰、迫切。
“方向没错。”他睁开眼,看向窗外飞速掠过的田野和村庄,夜色中零星灯火如同大地的星辰,“碎片很‘兴奋’,像是游子归家。”
秦远山坐在副驾驶,气息沉凝,如同蛰伏的猛虎。他看似闭目养神,实则精神感知早已覆盖方圆数里,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青玄道人则与青牛并行,手持罗盘,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不断调整着前进的方位。
“林墨,”苏婉忽然低声开口,将平板递到他面前,上面调出了一张有些模糊的古画照片,描绘着先民祭祀的场景,中心是一座巨大的青铜鼎,“这是我父亲笔记里夹着的一张拓片,据说源自一座早已毁坏的汉代祠堂。你看祭司手中举着的器物……”
林墨凝神看去,那祭司手中高举的,并非玉琮或圭璧,而是一块形状不规则的、散发着微光的碎片,与他手中的青铜碎片极为相似!画壁角落还有模糊的铭文,苏婉已经做了初步释读:“……持钥以通灵,汇万民之念,镇八荒之气……”
“看来,‘钥匙’用于祭祀沟通,古已有之。”林墨若有所思,“并非简单的‘开关’。”
苏婉点点头,悄悄将自己冰凉的手指塞进林墨温热的掌心,低声道:“我有点紧张。不是害怕危险,是怕……万一我们做得不够好,辜负了这片土地数千年的期待。”
林墨反手握住她微凉的手指,用力紧了紧,感受着她指尖轻微的颤抖。他想起两人刚认识不久时,在历史系资料室一起熬夜准备小组报告,她也曾因为担心报告不够完美而这样不安地捏着衣角。那时他只会干巴巴地说“别担心”,现在,他却能给予更实在的支撑。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苏婉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和坚定,心中的忐忑渐渐平复,轻轻“嗯”了一声。
就在这时,前方引路的青牛突然停下脚步,发出一声低沉悠长的哞叫。青玄道人手中的罗盘指针也开始疯狂旋转,最终颤动着指向左前方一片看似寻常的、笼罩在薄雾下的丘陵地带。
“到了。”青玄道人神色肃穆,“河洛之眼,就在这片‘迷雾塬’之下。”
众人下车,只见眼前丘陵起伏,植被茂密,与周围环境并无二致,唯独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带着水汽和古老沧桑感的凉意,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空间扭曲感。
“跟着贫道,踏罡步,循地脉,不可行差踏错。”青玄道人手持河洛令,口中诵念古老咒诀,迈步踏入迷雾。青牛紧随其后,它蹄下踏过的地面,隐约有黯淡的符文一闪而逝。
林墨等人不敢怠慢,紧随其后。一踏入迷雾范围,周围的景象顿时扭曲变幻,仿佛进入了另一个空间,光线昏暗,方向感也变得模糊,只能紧紧跟着前方青玄道人和青牛那散发着微光的身影。
也不知走了多久,前方豁然开朗!
迷雾散去,众人发现自己正站在一个巨大无比的地下溶洞边缘。溶洞穹顶高悬,镶嵌着无数发出柔和白光的奇异晶石,如同星空。洞中央,并非预想中的青铜巨鼎,而是一口巨大无比的、仿佛由整块黑色水晶雕琢而成的“井”!井口直径超过百米,深不见底,其中并非水流,而是缓缓旋转、散发着幽蓝光芒的、如同星河沙砾般的能量流!
井口边缘,延伸出九道粗大的、由某种未知金属打造的锁链,锁链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古老符文,另一端则没入四周的岩壁之中,仿佛将这口“井”牢牢锁住。
然而,此刻,其中两道锁链正微微震颤着,上面的一些符文光芒黯淡,甚至出现了细微的裂纹!井中那幽蓝的能量流,也显得有些躁动不安,偶尔会溅起一丝令人心悸的黑色电芒。
“这就是……河洛之眼?”苏婉看着那口仿佛通往宇宙深处的巨井,震撼得无以复加。
“正是。”青玄道人面色凝重地看着那两道震颤的锁链,“龙吟惊动了封印,加之‘钥匙’不全,井眼已然不稳。必须尽快开始‘祭鼎’仪式,安抚鼎灵,加固封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为华夏镇国运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我为华夏镇国运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