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月号”的主引擎渐次收敛蓝紫色焰流,木星那片翻涌的五彩云层在舷窗外缩成一团朦胧的光晕,红褐色与乳白色的云带仍在遥远的宇宙中流转,大红斑的风暴眼如同暗琥珀色的印记,渐渐隐没在星际尘埃之后。飞船调整姿态,向着太阳系外侧稳步推进,引擎的嗡鸣低沉而稳定,如同宇宙的脉搏。
林辰指尖划过观测屏,将航线精度校准到微米级,眼角的余光却不自觉地被舷窗边缘的一抹银辉吸引。他猛地放大观测画面,声音瞬间带上难以掩饰的赞叹:“指挥官,您看!”
叶云天循声望去,心脏骤然被眼前的景象攫住。一颗淡黄色的气态巨行星正缓缓占据整个舷窗,其赤道上空缠绕着一圈璀璨夺目的银白色光环,如同神只遗落在宇宙中的项链。光环并非连续的整体,而是由无数大小不一的冰粒、岩石碎片和宇宙尘埃组成,大的如山脉般巍峨,小的如细沙般微小,它们在土星的引力场中高速运转,形成一道宽达28万公里、厚度仅10公里的环状带。恒星的光芒穿透光环,冰粒折射出七彩的碎光,岩石碎片泛着暗灰色的金属光泽,稀有金属颗粒则如同散落的碎钻,在环状带中闪烁不定,将土星的淡黄色星体衬托得愈发壮丽。
“指挥官,土星轨道监测完成。”林辰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震撼,屏幕上的数据流快速滚动,“土星直径约12万公里,是地球的9.5倍,质量达地球的95倍,大气成分与木星相似,以氢(75%)和氦(23%)为主,其余为甲烷、氨等微量气体,甲烷吸收红光,让星体呈现出柔和的淡黄色。”他指向屏幕上的光环三维模型,“这道主光环由A、B、C三个环组成,其间分布着数十条狭窄的环缝,成分以固态氢冰(70%)、岩石碎片(20%)和稀有金属颗粒(10%)为主,是太阳系内规模最大的天然资源库。土星最大卫星泰坦,直径5150公里,表面平均温度-179℃,包裹着厚达1000公里的氮气大气层,云层中夹杂着甲烷冰晶,是土星人类的主要聚居地和光环资源采集基地。泰坦到土星大气层能源中转站的直线距离约120万公里,现有‘环运’系列运输舰单程需72小时,能耗与损耗都极为惊人。”
叶云天凝视着舷窗外的土星环,指尖在观测屏上轻轻划过,仿佛能触到那些遥远的冰粒与金属碎片。“启动‘云月号’的低温适应系统,将船体外部隔热涂层功率提升至80%,抵御泰坦的极寒。”他顿了顿,按下通讯器,“通知澜汐和月尘,十分钟后到主控舱集合,准备对接泰坦光环资源采集基地。”
通讯器那头传来两道清晰的回应。片刻后,主控舱的舱门滑开,澜汐与月尘并肩走入。
澜汐的身材修长挺拔,比普通人类略高,淡蓝色的皮肤在主控舱的冷光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如同深海中折射的微光。她的发丝是浅青色的,如同水草般柔软,背后展开一对半透明的鳃鳍状翼膜,翼膜上布满细密的银蓝色脉络,随着她的呼吸轻轻颤动——这是鳃鳍星人感知气流与水流的核心器官,能捕捉到微米级的流体变化。此刻,翼膜正微微绷紧,显然已经开始感知土星周围的气流运动。“土星的引力场对气流的牵引很特别,光环的旋转似乎也在影响周围的流体规律。”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精准的判断。
月尘则穿着一身M27月球区特制的轻便防寒服,银灰色的服装表面有细微的温度调节纹路。他的短发如同 lunar dust(月尘)般泛着浅灰光泽,眼神沉稳,指尖常年握着一枚月球玄武岩打磨的挂件——那是他在月球区仓储中心工作三十年的纪念。“泰坦的-179℃低温是关键,固态氢冰的相变损耗、金属颗粒的低温氧化,都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他说话时语速平缓,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带着仓储管理专家特有的严谨。
“云月号”逐渐驶入泰坦的引力圈,橙红色的天空如同被点燃的绒布,厚厚的氮气云层遮蔽了恒星的光芒,仅透过云层缝隙洒下几缕暗红的光,将地表的冰原染成暗红色。地表覆盖着大片龟裂的冰壳,冰壳下隐约可见深蓝色的甲烷湖泊,湖面泛着凝滞的光泽,偶尔有甲烷气泡从冰层下溢出,遇冷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飘散在空气中。远处的天际线处,土星环如同一道银色的拱门,无数碎片在轨道上高速运转,发出细微的“嘶嘶”声,如同宇宙的低语。
飞船缓缓降落在泰坦采集基地的停机坪。停机坪由高强度合金板铺设而成,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雪,边缘装有能量加热装置,防止冰层太厚影响起降。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凛冽的寒风裹挟着固态氢冰的寒气扑面而来,瞬间穿透了外层防护服,让众人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寒风中夹杂着细微的冰粒,击打在舱门金属壁上,发出清脆的“噼啪”声,周围的空气因为极寒而凝结出细小的冰晶,在暗红的天光下如同闪烁的碎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请大家收藏:(m.x33yq.org)时空守护者及永生人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