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个刘备!好一个中山靖王之后!”
曹操的笑声,低沉而沙哑,充满了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他猛地将帛书狠狠摔在地上,那双细长的丹凤眼瞬间眯成了一条危险的缝,里面射出的,是足以冻结江河的怒火与杀机!
“织席贩履的小儿!丧家之犬!孤给他一片喘息之地,他竟敢自立为王,与孤平起平坐?!他安敢如此!安敢如此欺我!”
“轰!”
他一脚踹翻了身前的青铜方案,案上的笔墨简牍摔了一地,发出刺耳的声响。满朝文武,噤若寒蝉,一个个低下头,连大气都不敢喘。他们太了解曹操了,这位主公越是愤怒,便越是接近爆发的边缘。
“传我将令!”曹操须发戟张,声音如同炸雷,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尽起我大魏倾国之兵!夏侯惇、曹仁、张辽、徐晃、许褚、张合何在?!”
“末将在!”一众虎将轰然出列,甲胄铿锵,战意昂然。
“整备兵马!随孤亲征!这一次,孤要亲手踏平汉中,碾碎成都!孤要让刘备那厮知道,谁才是这天下的主宰!孤要将他的头颅,做成酒器,以泄我心头之恨!”
“大王息怒!”
就在这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一个平静得近乎冰冷的声音,从文官的队列中缓缓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人缓步出班。此人面容清瘦,眼眸深邃,仿佛藏着无尽的星辰与算计。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精确丈量过一般,与周围惶恐的气氛格格不-入。
正是司马懿,司马仲达。
曹操的怒火,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扼住,他死死地盯着司马懿,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仲达,连你也要拦我吗?”
司马懿躬身一揖,姿态谦恭,语气却不卑不亢:“大王。臣,非是阻拦大王,而是不愿大王因一时之怒,亲劳万金之躯,远涉蜀道之难。臣有一计,可安坐邺城,运筹帷幄,令那刘备,在蜀中自受其祸,不战自乱。”
“哦?”曹操的怒气稍敛,眉毛一挑,重新坐回王座,眼神中带着审视与好奇,“你有何高见?说来听听。若说得好,孤记你首功。若只是虚言搪塞,休怪孤连你一并治罪!”
“臣,不敢。”司马懿依旧平静,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扫过墙壁上巨大的天下九州图,仿佛整个战局,都已在他心中推演了千百遍。
“大王请想,刘备如今看似坐拥两川,兵强马壮,实则有二大隐患,如附骨之疽,时刻侵蚀着他的根基。”
“其一,乃江东孙权之恨。昔日,孙权以妹嫁之,本为联姻,刘备却携其妹远走高飞,视若人质。此乃夺妹之恨,关乎孙氏颜面,孙权岂能不恨?”
“其二,乃荆州不还之恨。赤壁一战,出力最多者,乃江东也。刘备借荆州而不还,反以此为基业,尽占两川。此举无异于虎口夺食,孙权日夜思之,必是切齿痛恨!”
司马懿每说一恨,曹操的眼神便亮一分。当他说完二恨,曹操已经完全冷静下来,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欣赏的笑意。
司马懿继续说道:“此二恨,已在孙刘之间,埋下了无法化解的仇怨。他们如今的联盟,不过是畏惧大王天威,而被迫抱团取暖罢了。我等,何不利用此恨?”
“大王只需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之士,携带大王亲笔书信,星夜赶赴江东,面见孙权。信中,只需陈说利害,与孙权约定,由他兴兵,从水路攻取荆州。而大王则尽起关中之兵,从旱路直扑汉中。”
“如此一来,刘备必然要抽调益州主力,回援荆州。到那时,他首尾不能相顾,兵力分散,疲于奔命。待其兵衰力竭,我军再以雷霆万机,攻其汉中;孙权趁虚,取其荆州。大局,可定矣!”
“届时,刘备两川之地,尽为我等与孙权瓜分。我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收渔翁之利。大王以为如何?”
“啪!啪!啪!”
曹操忍不住抚掌大笑,他从王座上走下,亲手扶起司马懿,眼中满是赞许。
“妙!妙啊!仲达此计,真乃釜底抽薪,杀人不见血!不费我大魏一兵一卒,便可让刘备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哈哈哈哈!”
他环顾四周,朗声道:“众卿都听到了吗?这,便是谋略!这,才叫兵法!来人,笔墨伺候!”
曹操当即亲笔修书一封,字里行间,极尽拉拢之意,只谈孙刘之仇,不提昔日赤壁之败。写罢,他看向阶下:“谁可为孤,出使江东,说服孙权?”
中书侍郎满宠出列,慨然应诺:“臣,愿往!”
“好!”曹操大喜,“便由伯宁你为使,带上孤的王印信物,星夜兼程,不得有误!若事成,你便是破蜀第一功臣!”
江东,建业。
与北方的肃杀不同,这里处处透着水乡的富庶与灵秀。孙权,这位年轻的江东之主,正坐在他的宫殿里,听着张昭、顾雍等人汇报着地方的屯田与商贸事宜。他那双与中原人迥异的碧色眼眸,闪烁着与其年龄不符的深沉与锐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辅佐汉室,重振三国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