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紫铜炉畔初识几味救急之药的雷霆手段后,那面顶天立地的百子柜,在林闻溪的眼中便彻底活了过来。那密密麻麻的抽屉,不再是沉默的无字天书,而成了一个个亟待探索的秘境,每一格都封存着一段草木的前世今生,蕴藏着一种独特的味道和一个可能与生死相关的故事。
祖父林济苍深谙医道传承的奥秘,知其根脉在于“识药”,而识药之始,在于唤醒感官,与草木灵魂直接对话。对于稚龄幼童,枯燥的性味归经条文,远不如舌尖一瞬的震颤、鼻息一缕的芬芳来得刻骨铭心。于是,他择了一个梅雨间隙里难得的、阳光澄澈如金的午后,决定为小孙儿开启这“以舌为度,以心为秤”的百草启蒙第一课。
他亲自搬来两个低矮的小杌子,安置在药柜前那片被窗格切割得格外明亮的阳光里,光柱中浮尘悠游,如同金色的精灵。又取来一套素雅的白瓷小碟、一盏清水,以及一柄打磨得锃亮的银簪——这既是尝药的工具,亦蕴含着医家自古以来的谨慎:银簪可验毒,亦是对自然造物保持敬畏的象征。
“溪儿,来,坐稳当。”祖父轻拍身旁的杌子,声音温和而庄重,如同仪式开启前的序曲,“今日,爷爷带你用舌头,去丈量这百草箱里的‘疆域’。为医者,若不知药之本来面目,如同将帅不识麾下士卒之脾性勇怯,何以调兵遣将,克敌制胜?这识药之本,在于眼观其形,手抚其质,鼻嗅其气,而最终,须得口尝其味,感其寒热温凉之‘气’,方得真知。”
林闻溪既兴奋又略带紧张地端坐好,一双乌亮的眼睛紧紧追随着祖父的手,仿佛那双手即将打开一个充满奇异滋味的万花筒。
祖父并未先去触动那些藏有峻猛或珍稀药材的抽屉,而是走向药柜一侧,拉开了几个最常用、药性也最为中正平和的格子,如同一位引路的贤者,先从最温和的伙伴介绍起。
他先拈起一小片土黄色的根茎,置于雪白的瓷碟中,色泽对比分明。“甘草,国之老臣,你已识其甘。”祖父的声音如同暖阳,“其味至甘,性本平和,能解百毒,和诸药,缓急痛。它如同一位宽厚的长者,在药方中斡旋调和,平息纷争,让峻烈之品亦不失温柔。”林闻溪再次用银簪蘸取少许粉末含入口中,那醇厚持久的甘甜瞬间安抚了所有味蕾,他眯起眼,像一只被顺毛的小猫,用力点头。
接着,是几片皱缩如老人面庞的红褐色切片,未及近,一股诱人唾液分泌的酸气已悄然袭来。“此乃山楂,酸甘之品,性微温。”祖父将切片递到他鼻下,“善消食化积,尤克油腻肉食之壅滞。若贪嘴多食,脘腹胀满如石,它便是那破结消块的良工。”林闻溪好奇地伸出舌尖轻轻一舔,一股尖锐的酸意立刻刺入口腔,激得他口水泉涌,小脸皱成一团,忍不住“嘶”地吸了口气。祖父抚须轻笑:“酸能软坚,亦能开胃,这酸楚,便是它化解积滞的利器。”
然后是一块姜黄色的干片,形态扭曲,却散发着一股热烈而熟悉的辛香。“生姜,辛温之性,如火之始燃。”祖父将姜片凑近,那气味仿佛带着热度,“能发散风寒,驱赶体表之邪;能温中止呕,安抚不安之胃腑。一碗姜糖水,便是冬日里最朴素的阳光。”林闻溪小心翼翼地用簪尖沾了些许粉末点在舌心,一股热辣之感顿时炸开,如小火苗般窜向喉咙、鼻腔,让他觉得浑身一暖,连呼吸都畅快了几分。
祖父又取来一小段洁白如玉的根须,形态优雅,气味芳香清冽,如空谷幽兰。“白芷,辛香上达,可通鼻窍,祛头风。风寒头痛,鼻塞不同,它如一股清流,能涤荡浊涕,开通闭塞。”这香气让林闻溪觉得好闻,不禁多嗅了几下。
尝过几味平和之辈,祖父神色渐转肃穆,拉开了另一个略显沉重的抽屉。里面是细腻如雪的灰白色粉末。“生石膏,大寒之品,禀天地清肃之气。”他声音低沉,“清热泻火,其力峻猛,如九天寒瀑。只能以簪尖轻点,略感其性,切记。”林闻溪依言,用银簪尖蘸了几乎看不见的一星半点,轻轻触碰舌尖。一股毫无味道、却深沉彻骨的寒意,如一根冰针,瞬间刺入,直透骨髓,与他方才所感的姜之辛热形成天壤之别。他猛地打了个寒噤,小手不自觉地握紧。
“寒热之道,阴阳之基也。”祖父目光炯炯,“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同以水灭火,以日照冰。人体之病,归根结底,便是这寒热阴阳失了平衡。”
最后,祖父从一个深色小瓷罐中,用银簪小心翼翼地挑出一小块黑褐如墨、质地脆硬的树脂状物。此物一出,一股极致的、令人舌根发紧的苦味便弥漫开来,仿佛连周围的空气都变得沉重。“黄连,至苦至寒之品。”祖父语气凝重,“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力,无出其右。所谓‘良药苦口’,它便是极致之代表。溪儿,闭眼,静心,只需用舌尖最敏感处,极轻、极快地一触即可。此味,需以心神去承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途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针途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