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刚过,大地便显出迫不及待的苏醒迹象。西里村周遭的田野里,去岁秋收后留下的麦茬地里,干枯的茬子底下,悄悄探出嫩绿的新芽,怯生生地宣告着春的回归。冻得硬邦邦的土地,在一天比一天暖和的日头下,渐渐消融、松软,踩上去,留下一个浅浅的泥印子,带着湿漉漉的土腥气。
吴家那二亩预备着种红薯的闲地,如今被赋予了更紧要的使命——为新家提供坚固的基石。吴建军蹲在地头,粗糙的手指捻着脚下颜色较深、相对松软的表层土,又用力抠了抠底下那颜色更浅黄、更板结的生土块,眉头习惯性地锁着,眼神里是对土地了如指掌的审慎。
“就这儿了。”他最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屑,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定论。他弯腰,拾起倚靠在地头排车上的铁锹和锄头,动作沉稳有力。
“这最上面半米来深的土,”他用锹尖点了点脚下颜色深褐、结构松散的土层,“是‘熟土’,是咱庄稼的命根子,油性大,有肥劲。得仔细点,一整片地揭起来,堆到旁边空地上,好生护着,一点都不能糟蹋,更不能混了。”他的语气严肃,仿佛在交代一件珍宝。“等咱把下面的生土挖够了,这熟土还得原原本本填回来,地才能接着种,红薯才有好收成。”
他顿了顿,锄头重重地顿在颜色浅黄、颗粒粗硬的下层土上:“垫地基要用的,是这下头没‘熟’透的‘生土’。它板实,没肥性,种不了好庄稼,正好拿来打地基。咱的法子就是:先清干净熟土,露出这生土面,再使劲往下挖,挖出来的生土,直接装车,拉到地基那儿去!”
李秀云站在一旁,目光顺着丈夫手指的比划,落在那片空旷的地块上,又投向远处村西北角那一片刚划定的、还空荡荡的新宅基地,眼神里交织着憧憬与沉甸甸的忧虑。她没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家里的钱匣子刚松快没两年,每一分都得精打细算。请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开销。这活儿,注定了是她肩上的担子,吴建军在窑厂上工,只能趁着早晚和窑上歇工的日子搭把手。主力,就是她自己,还有放学归来的吴普同。
取土垫地基的活儿,就在这初春略带寒意的清晨,伴随着锄头第一次小心翼翼剥离表层熟土发出的“嚓嚓”声,正式开始了。
吴普同放学回来,书包刚扔到炕沿,李秀云的喊声就从院里传了进来:“普同,快!拿上你那个小点的铁锹,跟妈走!”
吴普同心里咯噔一下,嘴里答应着,脚下却像灌了铅。学校里林老师新布置的日记还没头绪,张二胖说好了今天要去他家看新买的《恐龙特急克塞号》贴纸…… 他磨磨蹭蹭地挪到院里,接过母亲递来的那把旧铁锹,木柄磨得溜光,铁锹头也小了一号。
“妈,家宝和小梅呢?”他试图寻找同盟。
“家宝野得没影,小梅去英子家借个鞋样儿。”李秀云麻利地把排车套绳挎在自己肩上,招呼吴普同,“别磨蹭了,趁着天还亮,能多拉几车是几车。”
母子俩沉默地走向村外那片闲地。空旷的田野里,风似乎更大些,吹得人脸上发紧。到了地头,吴建军已经按早上划定的区域,用锄头极其小心地剥离开了一小片熟土,像揭起一层珍贵的地毯,整齐地堆放在地头预留的空地上。露出的浅黄色生土面,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贫瘠、生硬。吴建军正弓着腰,用锄头奋力挖掘着这坚硬的生土层,汗水顺着他古铜色的脖颈流下来,洇湿了洗得发白的旧工装后背。
“来了?”吴建军头也没抬,声音带着用力时的短促,“普同,你用锹,把爹挖松的生土往排车边上拢,方便你妈装车。小心点,别把旁边堆的熟土给弄混了!”
吴普同拿起铁锹,学着父亲的样子去铲那刚挖松的生土。生土板结,又带着没化透的冰碴子,一锹下去,震得他虎口发麻,只铲起浅浅一层。他咬着牙,把土扬到排车附近,动作笨拙而费力。没干几下,就觉得胳膊发酸,腰也僵硬起来。他偷偷瞥了一眼父亲,吴建军动作不快,每一锄下去都深而稳,仿佛不知疲倦。李秀云则负责把吴普同拢过来的生土一锹锹吃力地装满排车,每一锹都尽量拍实,堆出尖儿。
“普同,拢土得用点巧劲,别光使蛮力!”吴建军直起腰,抹了把汗,看着儿子脚下散落的土块,眉头又锁紧了,“拢一堆再铲,省力气。”
吴普同脸上臊得慌,闷头调整动作。汗水很快浸湿了他单薄的棉袄里衬,冷风一吹,贴在背上冰凉一片。他脑子里一会儿是没写完的日记题目,一会儿是张二胖家花花绿绿的贴纸,手脚却只能机械地重复着拢土的动作。日头一点点西斜,影子被拉得老长。排车终于装满了,像一头不堪重负的老牛,车胎深深陷在松软的田埂里。
“走!”李秀云把套绳在肩上紧了紧,身体前倾,几乎与地面平行,双脚用力蹬地。排车发出痛苦的呻吟,车轮在泥地上碾出深深的辙印,极其缓慢地向前移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凡人吴普同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凡人吴普同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