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15日,柏林,无忧宫。
关于比阿克岛大屠杀的、附有沃尔夫上尉所拍摄的、触目惊心照片的详细报告,与来自日内瓦那场“调解会议”的完整纪要,几乎在同一时间,被呈递到了帝国最高统治者林晓皇帝的案头。
林晓首先仔细阅读了比阿克岛的报告,他看得很慢,每一段文字,每一张照片,都没有放过。
书房里异常安静,只有壁炉里木柴偶尔发出的噼啪声,汉斯·伯格少校肃立在一旁,能清晰地感受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几乎能让空气冻结的、深沉而冰冷的怒意,仿佛暴风雨来临前极度压抑的天空。
“禽兽不如。”最终,林晓只吐出了这四个字,声音低沉而沙哑,却蕴含着足以撕裂一切的风暴。
他拿起那些照片,一张张更加仔细地看着,目光尤其在那具被刺刀贯穿的孩童尸体、那些被焚烧的老人、被凌辱杀害的妇女的特写上停留了很久很久,灰色的眼眸深处,仿佛有冰焰在燃烧。
然后,他拿起了日内瓦会议的纪要,快速而高效地浏览了一遍,嘴角勾起一抹极其冰冷的、充满讥讽和蔑视的弧度。
“看看,汉斯。”他将纪要递给侍立一旁的汉斯,声音恢复了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汹涌的暗流。
“我们的‘朋友们’……是多么急切地、甚至有些不顾体面地,想要保住那条在太平洋上已经彻底疯狂、开始无差别撕咬所有靠近生命的恶狗。”
“他们不是在担心和平,他们是在担心,一旦这条恶狗被我们彻底打死,就再也没有能给我们制造足够麻烦、牵制我们力量的工具了。”
汉斯快速看完后,眉头紧紧锁在一起,脸上满是愤慨:“陛下,比阿克岛的证据……这些照片,是铁证!如果我们现在立刻公布出去,必将让日本在国际社会,哪怕是在那些原本对其抱有同情的中立国面前,彻底声名狼藉,陷入绝对的孤立!”
“也能狠狠扇那些在日内瓦道貌岸然、试图为其辩护的伪君子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我们的道德制高点!”
林晓却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他从宽大的办公桌后站起身,踱步到巨大的拱形窗前,望着窗外柏林夏日晴朗而明媚的天空,目光却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遥远的太平洋和日内瓦会场上的暗流涌动。
“不,汉斯。你的想法很好,但现在……还不是时候。”他转过身,眼神深邃而冷静,充满了战略家的权衡。
“这些照片,这些血淋淋的证据,是我们手中一把极其锋利的武器,但正因为其锋利,才要用在最关键、最能一击致命的时刻。”
“现在公布,固然能立刻让日本陷入舆论漩涡,但也会打草惊蛇,那些躲在幕后的‘调解者’们,会立刻调整策略,他们会一边假意谴责,一边更加隐蔽地为日本提供支持,甚至会利用我们的‘抢先公布’,反过来指责我们利用悲剧进行宣传,模糊焦点。”
他做出了一个冷静得近乎冷酷的战略性决定:“传我的命令:暂时严格封锁比阿克岛屠杀的一切消息,所有知情人员签署保密协议,相关报告和照片列为帝国最高机密,仅限于最高统帅部核心成员知晓。”
“对日内瓦的那些所谓‘调解’和‘关切’,通过外交渠道,予以最冷淡、最公式化的回应,强调帝国在太平洋的一切军事行动,都是出于彻底消除日本军国主义威胁、维护地区和平与秩序的自卫和必要措施。”
“在日本自上而下对其战争罪行进行彻底清算、其发动战争的能力被根本性解除、其对世界和平的威胁被永久消除之前,帝国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有前提条件的谈判。”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光芒:“让日本人…继续他们自取灭亡的疯狂表演吧,也让那些自以为能够操控棋局的‘调解者’们,继续他们可笑而虚伪的偏袒表演。”
“比阿克岛上那些无辜亡灵的鲜血和冤屈,将成为我们法庭上最有力、最无法辩驳的控诉!”
“血债,必然要用血来偿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复仇需要智慧,需要选择最佳的时机,现在,我们最需要的……是耐心。”
1919年8月16日,日内瓦,湖畔豪华酒店会议厅。
厚重的天鹅绒窗帘被金色的绳索束起,窗外是波光粼粼、天鹅游弋的日内瓦湖,远处勃朗峰的雪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会议厅内,水晶吊灯投下温暖柔和的光晕,空气中弥漫着昂贵雪茄的淡蓝烟雾和皮革座椅的轻微气味,然而,在这片看似优雅平和的外交氛围下,暗流却在悄然涌动。
会议似乎正朝着美、英、法代表所期望的方向“滑行”。
德国代表,冯·伯恩斯特夫伯爵一位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身着剪裁合体的黑色外交礼服、举止间带着古老容克贵族特有的矜持与冷静的资深外交官此前一直保持着符合其身份的克制与严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帝国再临:我的1915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帝国再临:我的1915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