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一直开到深夜才结束。送走王敬久和桂永清后,邱维达拿着一份紧急电报走进来,脸色凝重:“荫国,华北出事了。日军第20师团的一个小队,昨天在宛平城附近‘演习’时,故意越过警戒线,跟29军的哨兵发生冲突,打死了咱们两名士兵,宋哲元已经第三次向南京求援了。”
宋希濂接过电报,手指在“宛平城”三个字上捏得发白:“小鬼子这是在故意挑事。宋哲元那边怎么说?有没有派兵增援宛平?”
“没有。”邱维达摇了摇头,“宋哲元还在跟日军谈判,想‘和平解决’,但日军态度强硬,要求29军撤出宛平城,不然就发起进攻。委员长现在也在犹豫,想再等等,看看日军的真实意图。”
“等?再等宛平城就丢了!”宋希濂把电报拍在桌上,“日军的意图还不够明显吗?他们就是想通过挑事,占领平津,然后南下!我必须给军政部发报,强烈建议立刻派中央军北上,支援29军!”
邱维达拉住他,劝道:“荫国,别冲动。委员长有他的考虑,现在咱们的主力都在华东,要是分兵北上,上海这边的防御就会空虚,万一日军在上海动手,咱们首尾不能相顾。”
宋希濂深吸一口气,慢慢冷静下来。他知道邱维达说得对,眼下的局势确实两难——华北不能丢,华东也不能放松。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在南京、北平、上海之间划了个三角形:“这样,咱们派一个参谋去北平,跟29军的何基沣旅长对接,把咱们的情报共享给他们,再帮他们制定防御计划。另外,让36师的侦察连加强对华北方向的监控,有任何动静,立刻汇报。”
“好,我这就去安排。”邱维达转身要走,又被宋希濂叫住。
“还有,”宋希濂补充道,“让后勤处加快物资储备,尤其是粮食和弹药,至少要保证三个师三个月的用量。一旦战争爆发,咱们不能缺了补给。”
第二天一早,36师的参谋李建国就带着两名通讯兵,登上了前往北平的火车。宋希濂亲自去车站送行,拍着李建国的肩膀说:“到了北平,一定要跟29军的弟兄们好好配合,多听少说,把咱们的防御经验分享给他们。记住,咱们的目标是守住宛平,守住平津,别让小鬼子轻易得逞。”
李建国立正敬礼:“请师座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火车缓缓开动,宋希濂站在站台上,看着火车消失在远方,心里充满了担忧。他知道,李建国此行不仅是送情报,更是在为未来的华北抗战铺路——一旦七七事变爆发,36师北上支援时,就能更快地跟29军配合,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回到师部后,宋希濂接到了后勤部的汇报,说苏联援助的3000支莫辛纳甘步枪已经运到,正在分发各部队。他立刻去了武器库,看着士兵们正忙着给新步枪上油、装弹,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座,这枪比咱们的中正式好用多了!”一个士兵拿着新步枪,兴奋地说,“射程远,还不容易卡壳,要是跟鬼子打仗,肯定能占优势!”
宋希濂接过步枪,掂了掂重量,又拉了拉枪栓,手感确实不错:“告诉弟兄们,好好熟悉新枪,下周组织射击考核,谁打得准,就给谁发奖品!”
士兵们齐声欢呼,干劲更足了。宋希濂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涌起一股暖流——有这么多愿意为国拼命的弟兄,有越来越精良的装备,有华侨和友邦的支持,他相信,这场战争,他们一定能赢。
【叮!宿主完成华北情报支援部署与新装备分发,触发主线任务“备战全面抗战”进度更新:45%。奖励积分,德制防毒面具5000具(已合理化伪装为“德国军事援助防护物资”),“化学武器防御手册”15本。】
淡蓝色的光幕闪过,宋希濂收起怀表。防毒面具和防御手册来得正是时候——他知道,日军在战争中会使用化学武器,提前做好准备,就能减少弟兄们的伤亡。
他走到武器库外,看着训练场上正在进行刺杀训练的士兵们,心里默念:“还有两个月,七七事变就要爆发了。弟兄们,再坚持一下,咱们一定要做好准备,给小鬼子一个终生难忘的教训!”
与此同时,北平宛平城,29军37师110旅旅长何基沣正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日军的营地。他刚收到宋希濂发来的情报,知道日军正在秘密增兵,心里满是焦虑。
“旅长,南京派来的参谋到了。”一个副官跑过来汇报。
何基沣眼睛一亮,立刻下了城墙。他知道,宋希濂派来的参谋,不仅带来了情报,更带来了中央军的支持——有了这份支持,他们守住宛平城的信心,又多了几分。
五月的风,已经带着一丝燥热。南京的备战还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华北的局势也越来越紧张,所有人都知道,一场大战,已经不远了。
喜欢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从淞沪血战:到美械集团军司令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