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的曙光如同羞涩的少女,小心翼翼地拨开雨后的薄雾,将柔和的光线洒在狼藉的营地上。昨夜的狂风暴雨已然停歇,只留下满地的泥泞、积水和被摧折的枝叶,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湿土气息、植物腐烂的甜腻,以及海风带来的清新咸腥。篝火在众人彻夜的守护下,虽然只剩下一堆暗红色的炭火和缕缕青烟,但那残存的热量依旧是此刻最宝贵的财富。
所有人都像是被抽干了力气,瘫坐在潮湿的木板或岩石上,脸色苍白,眼窝深陷,衣服紧紧贴在身上,又冷又粘。压缩饼干所剩无几,仅有的几壶淡水也在昨夜消耗大半。饥饿和更加现实的生存压力,取代了风雨带来的短暂混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曹云飞活动了一下几乎冻僵的四肢,骨骼发出细微的咯吱声。他站起身,目光扫过疲惫不堪的众人,声音虽然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都活动活动,别坐着了,越坐越冷。雨停了,咱们该干活了。”
他走到那几近熄灭的火堆旁,小心翼翼地添上一些昨夜锯好的、相对干燥的木柴,俯下身,用嘴轻轻吹着气。橘红色的火苗顽强地重新窜起,逐渐变大,驱散着晨间的寒意,也重新点燃了人们眼中的希望。
“咱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食物。”曹云飞直起身,看向众人,“压缩饼干撑不了两天,必须尽快找到稳定的食物来源。光靠海边捡贝类,不够,也走不远。这岛上的林子,就是咱们的粮仓。”
听到这话,靳从起等人强打精神站了起来。他们都是山林里长大的,对山林有着天然的亲近和依赖,虽然这海岛丛林与东北的老林子截然不同,但寻找食物的本能是相通的。
“云飞哥,你说咋整?我们都听你的!”靳从起抹了把脸上的水渍,瓮声瓮气地说道。
曹云飞点点头,开始分配任务:“从起,你带大刘、二狗,沿着咱们昨天发现的那条小溪往下游走,注意观察两岸,看看有没有野果树,或者可以食用的块茎、蘑菇。记住,不认识的果子、菌子,绝对不许碰!宁可饿着,也不能中毒!”
“明白!”靳从起重重点头,带着大刘和二狗,拿起几根削尖的树枝作为防身和探路工具,朝着小溪下游走去。
“顺子,老陈,”曹云飞又看向另外两人,“你们俩辛苦一下,回沙滩那边,看看退潮后能不能多捡点海货,蛤蜊、海蛎子、螃蟹,有什么捡什么。注意安全,别走太远,随时注意‘奋进号’的动静。”
顺子和老陈也领命而去。
最后,曹云飞对于小海和大壮,以及那个名叫小陈的年轻船员(之前和靳从起一起被救的四人之一)说道:“小海,大壮,小陈,你们三个跟我往林子深处走一趟。咱们得找找看,有没有更大个的‘肉食’。”
于小海和大壮立刻兴奋起来,小陈则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用力点了点头。
曹云飞没有带猎枪(子弹宝贵,且枪声可能惊扰潜在的危险或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只背上了弓箭囊,腰挎猎刀,又让于小海和大壮各自拿了一根结实的木棍。他特意叮嘱小陈跟在队伍中间,不要掉队。
四人小队离开了营地,沿着昨夜探查的相反方向,向着岛屿植被更茂密、地势似乎更高的腹地进发。雨后的丛林格外湿滑,脚下是厚厚的、吸饱了水分的腐殖质层,踩上去软绵绵的,发出噗嗤的声响。巨大的、叫不出名字的阔叶植物上挂满了水珠,稍一碰触,就哗啦啦洒下一片,冰凉刺骨。藤蔓如同纠缠的巨蟒,纵横交错,需要不时用猎刀劈砍才能通行。
曹云飞走在最前面,他的步伐沉稳而警惕,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不断扫视着周围的环境。他不仅仅是在寻找猎物,更是在学习、在适应这片陌生的丛林。他注意到一些树干上有被啃食的痕迹,一些灌木丛的浆果被鸟类啄食过(他仔细分辨,确认那些鸟类无事,才记下浆果的种类),地上偶尔能看到一些小型动物(可能是蜥蜴或某种鼠类)的足迹和粪便。
“都注意脚下和头顶,”曹云飞低声提醒,“这地方湿热,蛇虫多。看着点树枝,别撞上蜘蛛网。”他的山林经验在这里得到了另一种形式的运用——对危险的本能警觉和对自然迹象的细致观察。
于小海和大壮紧跟其后,学着曹云飞的样子,仔细观察。小陈则显得有些紧张,眼睛不断瞟向四周幽暗的树丛,手里紧紧攥着木棍。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一片相对开阔的林间空地。这里的树木稍微稀疏,阳光得以透下,照亮了地面上大片大片的、形态各异的菌类。有的颜色鲜艳,如同撑开的小伞,有的则灰扑扑的,毫不起眼。
“看!蘑菇!”小陈眼睛一亮,指着那些颜色鲜艳的红色和黄色蘑菇,下意识地就要上前采摘。他在老家也采过蘑菇,觉得颜色鲜艳的未必都有毒。
“别动!”曹云飞猛地低喝一声,一把拉住了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重回1983:东北赶山狩猎年代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