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五年的春天正月,有彗星出现在牵牛星座附近,彗星的出现通常代表着不祥的气息。?
因为丁氏和傅氏的宗族成员行事骄奢淫逸,所以他们非常嫉妒傅喜的恭俭。此外呢,傅太后想要称尊号,这样她就可以与成帝的母亲享受同等尊贵的待遇了,但是傅喜与孔光、师丹一致认为这是不合适的。哀帝呢,也不能违背大臣们的意见,同时又受到傅太后施加的压力,所以这事就一直没有定下来。这就把傅太后给整的非常生气,哀帝无奈之下,就先免去了师丹的职位,以此来感动傅喜。但是傅喜这个人却犟的和头驴一样,始终不顺从哀帝的意思。这时朱博与孔乡侯傅晏却勾结在了一起,他们开始策划为傅太后称尊号的事,不仅私下见面,还上奏诋毁傅喜和孔光。事情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哀帝最终决定免去傅喜的职位,同时让他以侯爵的身份回家。?
等到御史大夫的官职被废除后,朝野上下就出现了很多议论者,他们认为古今制度不同,汉朝上至天子的称号,下至佐史的官名,都与古代不同。现在朝廷单独改变了三公的职位,他们的职责难以分明,这对国家的治乱没有好处。于是朱博就上奏说:“按照旧例,朝廷选拔郡国守相中的高第为中二千石,选中二千石为御史大夫,任职者为丞相;职位的次序都有明确的等级,以此来尊崇圣德,重视国相。现在中二千石的官员没有经过御史大夫的职位就成为了丞相,这就导致他们权力轻,这实在不是重视国政的做法呀。我愚昧地认为可以废除大司空的职位,重新设置御史大夫,遵循旧制。我愿意以御史大夫的身份为百官做表率!看到他说的这么有理,哀帝就听从了他的建议。夏天四月,朝廷就重新任命朱博为御史大夫。随后又任命丁太后的哥哥阳安侯明为大司马、卫将军,并为他设置官属;大司马的冠号还是按照旧例。?
除此之外,傅太后又亲自诏令丞相、御史大夫说:“高武侯傅喜附欺上瞒下,与前任大司空师丹同心背离,放弃朝廷的命令,破坏宗族的关系,不应该再让他待在朝中,应该遣送他回国。”?
而丞相孔光呢,他因为在先帝时期讨论继嗣问题时,有提出不同意见的嫌隙,又严重违背了傅太后的旨意。所以傅氏在位的成员就与朱博内外勾结,共同诋毁孔光。乙亥日,哀帝就决定免去孔光的职位,将他贬为庶人。随后又任命御史大夫朱博为丞相,并把他封为阳乡侯;任命少府赵玄为御史大夫。他们在临延登受策的时候,有声音就如同钟鸣一般响起,使得殿中的郎吏都听到了。哀帝对此就询问黄门侍郎扬雄和李寻这是怎么回事。李寻说这是《洪范》所说的鼓妖。按照师法,如果它认为君主不聪明,被众人所迷惑,就会有无形的声音发出,人也不知道声音是从何而来的。其《传》里讲:“岁、月、日之中,正卿会接受它。”现在四月的某天加上辰、巳有点不一样,这就是中。正卿呢,就是执政大臣。所以陛下应该让丞相、御史退下,来顺应天变。不过就算不退,用不了一年,那个人自己也会遭罪的。”扬雄也觉得:“鼓妖,是听不见声音的象征。朱博这个人很强硬,很有谋略,适合当将军但不适合当宰相,恐怕会有很凶很凶的怒气。”但是哀帝并没有听从他的建议。
等朱博成为丞相后,哀帝就采纳了他的建议,还下诏说:“定陶共皇的称号,不应该再称为定陶。尊共皇太后为帝太太后,称为永信宫;共皇后为帝太后,称为中安宫;为共皇在京师建立寝庙,这些要比照宣帝父亲悼皇考的制度来。”于是四位太后就各自设置了少府、太仆,秩禄都是中二千石。傅太后称了尊号之后,行为就变得骄横无礼,有时她与太皇太后说话时,还会称她为“妪”。当时的丁、傅两家在一两年间突然兴起,家族非常的显赫,成为公卿列侯的人很多。然而哀帝并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权势,所以他们不如王氏在成帝时期那样。?
这时丞相朱博、御史大夫赵玄上奏说:“前任高昌侯宏,首先提出称尊号的建议,结果却被关内侯师丹所弹劾,免为了庶人。当时天下出现衰败的现象,所有的政事都委托给师丹处理,但是师丹没有深入考虑褒广尊号的意义,而是妄加评论,抑制贬低尊号,这实在是有损孝道,对陛下更是不忠至极!如今陛下仁爱圣明,明确地定下了尊号,宏因为忠孝而又被封为高昌侯,但是师丹的恶行却是暴露无遗,他虽然受到了赦令,却不应该在有爵邑,请陛下下诏将他免为庶人。”奏章上去之后很快就被批准了。随后他又上奏说:“前任大司马王莽,不仅不同意称尊号,还抑制贬低尊号,这有损孝道,应当受到诛戮,他幸好是受到了赦令,但也不应该再有爵土,请陛下下诏将他免为庶人。”不料哀帝说:“因为王莽与太皇太后有亲属关系,所以就不要免职了,只是把他遣送回国就行了。”除此之外,还有平阿侯仁臧匿赵昭仪的亲属,都被遣送回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资治通鉴新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