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太后端起茶杯,指尖触及温热的杯壁,才渐渐平复了心绪。她看向耶律现,眼神复杂:“耶律丞相,哀家此前总担心你推行这些‘新物’会动摇国本,今日见此铁车,才知是哀家狭隘了。有此车相助,往后北方边境的粮草运输,再不用愁寒冬封路了。”
耶律现放下茶杯,语气诚恳:“太后明鉴。此车只是开端,往后臣还想在各州府修建铁路,开通商路,让契丹的皮毛、牛羊能更快运往中原,中原的丝绸、茶叶也能更便捷地进入草原。如此,百姓富足,国家方能长治久安。”
正说着,车厢门被推开,房玄龄与杜如晦走了进来。二人脸上难掩激动,房玄龄手里还拿着一张图纸——那是耶律现昨日给他的铁路规划图。“丞相,”房玄龄将图纸铺在桌上,指着上面的线条,“按此图,若能将铁路修至西京云州(大同)府,再连接中原的官道,未来南北商旅往来,必是盛况空前!”
杜如晦也点头附和:“此前臣总觉得‘工业时代’(以前耶律现给他描绘过)过于遥远,今日亲乘此车,才知丞相所言非虚。这蒸汽机车不仅能运人运货,若稍加改造,用于矿山开采、农田灌溉,更是事半功倍。一个新的时代,当真要来了!”
耶律现看着二人眼中的光芒,心中暖意渐生。穿越异世,孤立无援时,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些来自中原的谋士,率先理解并支持他的理念;如今萧太后与杨佑也逐渐认可,百官虽仍有疑虑,但亲眼所见的震撼,远比千言万语的解释更有力。
“只是这‘工业时代’的道理,怕是难与巴图萨满说清了。”耶律现想起方才巴图跪地祈福的模样,无奈地笑了笑,“他今日见机车移动,怕是又要在部落里宣扬‘神子驭械’了。”
房玄龄闻言,也忍不住笑道:“萨满信仰根深蒂固,强求解释无益。只要丞相能借这些‘神物’为契丹谋福祉,‘神子’的称号,反倒能成为推行新政的助力。”
萧太后听着几人的对话,若有所思地开口:“丞相不必为此烦恼。巴图萨满虽固执,但心系契丹。他信你是神子,便会让部落民众信服你推行的新政。这般一来,倒省了不少推行阻力。”
杨佑似懂非懂地听着,突然指着窗外喊道:“丞相叔叔!你看!前面有牧民在看我们!”
众人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铁路沿线的草原上,一群契丹牧民正骑着马,远远地跟着火车奔跑,手中挥舞着马鞭,脸上满是惊奇。有的牧民甚至下马跪地,朝着火车的方向叩拜——显然,他们也将这飞驰的“铁笼”当成了神物。
巴图不知何时也登上了车尾的车厢,此刻正站在车尾平台上,张开双臂,对着草原上的牧民高声呼喊:“看!这是神子大人带来的神车!它将带着契丹走向强盛!敬畏神明,敬畏神子!”
耶律现站在窗边,看着草原上奔跑的牧民,听着巴图的呼喊,心中百感交集。他知道,自己带来的不仅是蒸汽机车与铁路,更是一种全新的生产力与思想。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会有质疑,会有阻碍,但当车轮滚滚向前,当越来越多的人亲眼见证工业时代的力量,旧的观念终将被打破。
火车继续向北行驶,汽笛声偶尔响起,在草原上空回荡。车厢内,杨佑正缠着耶律现问东问西,萧太后与百官讨论着铁路开通后的利弊,房玄龄与杜如晦则在一旁修改着铁路规划图,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
远处,营州的城墙已隐约可见,阳光下,那座古老的城池与飞驰的钢铁列车,构成了一幅跨越时代的画卷。耶律现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这条铁路将延伸至更遥远的地方,连接起草原与中原,连接起过去与未来。而他,将以“神子”之名,行“工业”之实,在这片异世的土地上,开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车轮与铁轨的碰撞声,依旧在草原上回响,如一首永不停止的序曲,奏响着属于契丹,也属于工业时代的新篇章。
喜欢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请大家收藏:(m.x33yq.org)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