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齐,库塔拉查。
这里是荷属东印度陆军和亚齐苏丹国的最前线,也是曾经这个繁盛的苏丹国的首都。
军营的指挥部,是由曾经苏丹国的宫殿改造的建筑,
范德海金将军心情不错,来自荷兰本土的消息让整个陆军精神一振,长期以来被拉锯战事影响的压力也消散不少。
这一战若是功成,就不必再看那个愚蠢的总督的脸色了。
他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审视着地图上代表着德利地区的红色标记。
那片区域,如今像一个不断溃烂的伤口,乱民占领的区域越来越大。
他身后的长桌旁,坐着十余名荷属东印度陆军的高级军官,他们是范德海金从亚齐前线各个战区紧急召集而来的核心参谋与指挥官。
脸上都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最近亚齐人不知道是不是吃错药,很疯狂,前线部队的损失不小,并且四处的情报都显示亚齐人的枪械好了不少,这让很多习惯了前线烈度的部队吃了大亏。
“先生们,”范德海金转身开口,“巴达维亚的官老爷们,终于在阿姆斯特丹的雪茄商和银行家们的怒吼声中,想起了军队的用处。一份迟来的授权,和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
他转身,将一份电报抄本扔在桌上。
那是总督府发来的,授权他采取“一切必要手段”,恢复德利地区的秩序。
“‘一切必要手段’,”
他重复了一遍这个词,“一个多么美妙的词。我们终于可以放开手脚,用我们军人最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那些贪婪的政客解决不了的问题。总督承诺将尽全力供给军需。
但同时,它也意味着,巴达维亚那群胆小鬼,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我们的肩上。”
他吐出一口烟,故意走过每一位军官的身边。
“德利的局势,比总督府的报告要严重得多。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土着暴乱,也不是三合会的趁火打劫。这是一场有预谋、有组织的武装叛乱。
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那些被煽动的华人苦力,还有亚齐人的渗透力量,以及……一股我们尚未完全看清的、来自外部的黑手。”
“总督府的保守策略,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它给了叛乱分子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让他们在德利的乡野地区站稳了脚跟,收拢了人心,甚至建立了自己的地盘。现在,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支初具规模的武装力量。”
“所以,这次远征,我们必须速战速决。”
范德海金的拳头重重地砸在地图上,“我要求在三个月内,彻底粉碎德利地区的叛乱核心,恢复德利公司主要种植园的生产秩序。这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更是一场政治仗。我们要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向巴达维亚,向海牙,向全世界证明,荷属东印度群岛的秩序,只能由我们军人来扞卫!”
他的话点燃了在场军官们心中的战意。
他们厌倦了在亚齐的泥潭里与那些打不完的游击队纠缠,一场针对“乌合之众”的讨伐,正是他们建功立业、重振军威的绝佳机会。
一位名叫科斯特的少校参谋站了起来,他是范德海金的得力助手,以心思缜密、情报分析能力出色而着称。
他走到地图前,开始详细阐述此次远征的兵力构成与敌情分析。
“将军,各位长官,”
“根据您的集中防线策略,我们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成功地从亚齐北部战线,抽调并重组了一支精锐的远征部队。这支部队,代号‘惩戒’,总兵力为一千二百人,是我们此次行动的核心力量。”
“这支部队由四个步兵连、一个山炮排和一个工兵分队组成。指挥官,由久经战阵的范·霍恩少校担任。他麾下的军官,多是毕业于布雷达皇家军事学院的年轻军官,拥有丰富的殖民地作战经验。”
“人员构成上,”科斯特继续说道,
“我们严格遵循了陆军在东印度群岛作战的成熟配比。其中,欧洲士兵二百四十人。担任各级士官、炮手以及核心战斗小组的组长。爪哇的士兵,共计七百人,还有二百六十名安汶籍士兵,他们将被编成突击队,将负责最艰难的攻坚和丛林追击任务。”
他拿起另一份文件。“关于敌情,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非常有限,且大多是基于棉兰守军那些惊慌失措的本地官员。
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叛乱武装的核心,是一支由亚齐人人组成的,人数约在一千人之间的武装。其他跟随叛乱的华工,人数预计在三千到五千人之间。”
“亚齐人有这么多?”
一位指挥官皱起了眉头,“有调查清楚他们是怎么绕过前线到棉兰的?”
“海军传递过来的消息,最近的走私线路非常疯狂,他们查获了一批军械和武装分子,其中就有亚齐人。”
“军械?什么样的军械?”
“是的。”科斯特点头,“这正是此事最棘手的地方。这支叛军,或许并非我们想象中的乌合之众。根据零星的交火报告,他们的核心部队装备精良,拥有大量的美式温彻斯特连珠枪,火力密度甚至在我们的一些守备部队之上。他们战术灵活,擅长利用地形进行伏击,并且……极其残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两金请大家收藏:(m.x33yq.org)九两金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