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韵涵是被快递员的电话吵醒的。窗外飘着细碎的冬雪,她裹着毛毯接起电话,听见对方说“有您从巴黎寄来的包裹”时,忽然想起上个月和巴黎策展人通视频时,对方说要寄“特别的礼物”——当时她没放在心上,没想到真的跨越山海送了过来。
“什么东西这么神秘?”龙斯誉端着热牛奶走进卧室,看见她盯着手机屏幕发呆,伸手把牛奶递到她手里,指尖顺势帮她拢了拢毛毯,“外面雪下大了,我去取快递,你在家等着,别着凉。”他穿上外套时,还特意把她的围巾也揣进兜里,“等会儿取完快递,带你去吃你上次说想吃的冰糖葫芦。”
梅韵涵靠在窗边,看着龙斯誉撑着伞走进雪中的背影。雪花落在他的黑外套上,很快积了层薄白,像极了他们初雪时在工作室外面堆雪铁塔的模样——他总是这样,把她随口提过的小事记在心里,哪怕是一句“想吃冰糖葫芦”,也会在雪天里专程陪她去。
半小时后,龙斯誉抱着个不小的纸箱回来,肩膀上还沾着雪。“快看看是什么。”他把纸箱放在客厅的地毯上,蹲下来拆胶带,指尖因为沾了雪而有些发红,却还是笑着说,“策展人说里面是‘能让你想起巴黎的东西’,我猜可能是画展的画册。”
纸箱打开的瞬间,梅韵涵忽然红了眼眶——里面不是画册,而是一沓厚厚的照片和一卷录像带。照片上全是他们当年在巴黎展厅的场景:她蹲在“动态时光轴”前调整画稿,龙斯誉站在旁边写代码;策展人拉着他们的手,笑着说“这是最动人的作品”;甚至还有他们在埃菲尔铁塔下吃冰淇淋时,被路人抓拍的背影。
最底下压着个信封,里面是策展人手写的信:“每次看到你们的‘动态时光轴’,都觉得爱情该是这样的模样。整理展厅时发现这些照片和录像,想着一定要寄给你们,让你们知道,你们的故事,也温暖了很多人。”信的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向日葵,旁边写着“期待你们的新故事”。
“你看这张。”龙斯誉拿起一张照片,上面是梅韵涵在展厅里画画的场景,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他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调色盘,眼神里满是温柔,“当时我还以为没人拍,没想到被策展人偷偷记录下来了。”他把照片放在茶几上,又去翻那卷录像带,“我们找个放映机,看看里面是什么。”
找放映机的间隙,梅韵涵忽然想起高三那年,她在画室里画向日葵时,老教授偷偷拍了她的画,后来裱好送给她;想起婚礼时,老教授带着学生来帮忙画背景墙——原来有些温暖,真的会跨越时间和距离,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
下午,龙斯誉找来了放映机,在客厅的白墙上投射出影像。画面里是巴黎展厅的开幕式:他们的“动态时光轴”前围满了人,有老人指着屏幕里的向日葵花田微笑,有情侣牵手看着画面里的初雪场景,还有小孩踮着脚,好奇地触碰屏幕里的萤火虫——那些闪烁的光影,那些温暖的笑容,一下子把他们拉回了那个在巴黎的夏天。
“你还记得吗?”梅韵涵靠在龙斯誉肩上,看着画面里的自己,“当时有个法国老太太跟我说,她和她先生年轻时也种过向日葵,说看到我们的作品,就想起了他们的青春。”龙斯誉握紧她的手,声音里满是感慨:“那时候我就想,能和你一起做一件让别人感到温暖的事,真好。”
正看着,门铃忽然响了。梅韵涵以为是吴妈送吃的来,打开门却看见老教授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保温桶,身上还沾着雪。“教授,这么大的雪您怎么来了?”她连忙让老教授进屋,接过保温桶时,发现里面还冒着热气。
“知道你们今天休息,特意炖了点羊肉汤,给你们驱驱寒。”老教授坐在沙发上,看见墙上的影像,眼睛一下子亮了,“这不是你们在巴黎的展吗?我还是第一次看到完整的录像。”他凑到屏幕前,指着画面里的“动态时光轴”,笑着说,“当时我就说,你们的作品肯定能打动很多人,果然没说错。”
龙斯誉给老教授倒了杯热牛奶,递过一块刚烤好的饼干:“教授,您还记得您当年给我看的那幅韵涵画的向日葵吗?现在已经装裱好,挂在客厅的墙上了。”老教授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里满是欣慰:“时间过得真快,当年那个在画室里哭鼻子的小姑娘,现在都成了能在国际上参展的画家了。”
梅韵涵忽然想起高三那年,她因为画不好向日葵的光影而沮丧,老教授蹲在她身边,手把手教她调金色颜料,说“画画和做人一样,只要心里有光,就能画出最亮的色彩”——原来正是这份鼓励,让她一直坚持到现在,才有了后来的巴黎圆梦,有了现在的幸福生活。
老教授走的时候,雪已经停了。他临走前,从包里掏出个厚厚的本子,递给梅韵涵:“这是我整理的画稿技巧,里面记了很多我画画几十年的经验,你拿着,以后肯定能用得上。”梅韵涵接过本子,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忽然觉得心里沉甸甸的——这不是普通的本子,而是老教授一辈子的心血,是对她最深的期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龙少的星辰挚爱请大家收藏:(m.x33yq.org)龙少的星辰挚爱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