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赶紧接话:舅舅,这是我单位领导给的,年前帮了点小忙。想着外公外婆年纪大了,弄点好的给他们补补身子。
接着,李秀兰又拿出那罐龙井茶叶。舅舅是识货的,拿起茶叶罐看了看,更是震惊:龙井?这可是好茶啊!他看向王建国和王超的眼神都变了。
最后拿出那一斤多大白兔奶糖时,几个孩子的眼睛瞬间亮了,欢呼着围上来。舅妈周桂香赶紧拦住他们:别没规矩!等会儿再吃!
这一下,王超一家在外婆家简直成了焦点中的焦点。往年他们来,带的都是普通年货,虽然也不算失礼,但绝没有今年这样。
外婆拉着李秀兰的手,眼眶有点湿:秀兰啊,你们家今年...这是真发达了?听说你去了饭店工作,红丫头也去了书店?现在超儿也这么有出息...
李秀兰心里五味杂陈,既为娘家人看得起而高兴,又怕他们追问太多,只好含糊地说:妈,就是孩子们争气,找了个好单位,领导也照顾。
王红乖巧地挽着外婆的胳膊:外婆,我现在在书店工作,环境可好了,以后我常来看您。
中午吃饭的时候,桌子明显比往年丰盛了许多。舅妈把王超家带来的火腿切了一小部分,和白菜一起炖了,满屋飘香。那盘火腿炖白菜成了最受欢迎的菜,几个孩子吃得头都不抬。外公喝着王建国给他倒的龙井茶,脸上满是舒坦的笑容。
饭桌上,话题自然围绕着王超家这一年的变化。舅舅李建设在纺织厂当维修工,工资不高,看着姐夫家又是新车又是好工作,还有这么阔气的年礼,羡慕之情溢于言表,不停地向王建国和王超打听他们的事。
王超和王建国早有准备,应付得滴水不漏,只说是运气好,遇到了赏识人的领导。
王红细心地给外婆夹菜,又照顾着弟弟妹妹吃饭,显得格外懂事。舅妈周桂香看着王红身上崭新的花布棉袄,再看看她举手投足间透着的书卷气,忍不住对李秀兰说:秀兰啊,小红这去了书店工作,整个人都不一样了,越来越有气质了。
李秀兰看着大女儿,眼里满是骄傲:是啊,孩子在书店天天跟书打交道,人也变得稳重了。
吃完饭,王超把那个布兜拿出来,拿出里面的三顶新棉帽,递给眼巴巴看了半天的表弟表妹:来,哥给你们的,戴着玩。
三个孩子欢呼一声,抢过帽子就戴在头上,互相看着,笑得合不拢嘴。舅妈周桂香看着孩子们头上的新帽子,再看看自家孩子身上洗得发白的旧衣服,眼神复杂,对李秀兰说话的语气都更加亲热了几分。
王红则把自己攒钱买的一条新围巾送给了外婆,把老太太高兴得直抹眼泪。
下午,王超瞅了个空档,避开其他人,找到在厨房洗碗的外婆,悄悄塞给她一个用手帕包着的东西。外婆疑惑地打开一看,里面是五张崭新的一块钱。
外婆,这钱您自己留着,想买点啥零嘴或者应急用,别告诉我妈和舅舅。王超压低声音说。他知道外婆没什么钱,平时买个针头线脑都要看舅妈脸色。
外婆拿着那五块钱,手都有些抖,看着外孙,眼圈一下子就红了:超儿...你这孩子...这...这让我说什么好...
外婆,您啥也别说,收着就行。以后我常来看您。王超心里也有些发酸。上辈子他没机会孝敬老人,这辈子有了能力,就想对老人好点。
外婆赶紧把钱揣进最里面的口袋,用衣襟擦了擦眼角,连连点头:好,好,外婆知道你有心了...
夕阳西下时,一家人告辞离开。外婆一直送到胡同口,不停地挥手。回去的路上,李秀兰坐在自行车后座,忍不住感慨:他爸,你看我妈今天多高兴...还有我哥我嫂子那眼神...咱家真是托了孩子们的福了。
王建国蹬着车,没说话,但嘴角微微上扬着。今天在岳父家,他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叫扬眉吐气。
王刚和王玥还在兴奋地讨论着在外婆家吃到的火腿和奶糖。王红走在王超身边,轻声说:超儿,谢谢你。今天看到外婆那么开心,我也特别高兴。
王超看着夕阳下一家人的身影,心里充满了成就感。能让家人被尊重,让亲人开心,这比赚了多少钱都让他觉得踏实。他知道,这只是开始。随着他能力越来越强,他能照顾到的人也会越来越多。这个1956年,他要让身边所有他在乎的人,日子都过得更好。
第十八章完。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m.x33yq.org)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