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见晴雯把雀金裘补好后,已经累得精疲力竭、神情憔悴。赶忙叫来小丫头,让她们给晴雯捶背揉肩。
主仆二人这样互相捶打按摩了一会儿,才停下来歇着。还没过吃一顿饭的时间,天就已经大亮。宝玉也没有出门,只是让人赶紧去请大夫来给晴雯看病。
不一会儿,王太医就来了,为晴雯诊了脉,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说道:“昨天看的时候,病情已经好转了一些,怎么今天脉象反而变得虚浮微缩了?难道是吃多了东西?要不就是操心劳累过度了。不过,外感的风寒倒是已经清除了。只是这发汗之后没有好好调养,可不是小事。”
王太医一边说着,一边走到外面去开药方,开好后拿着药方又走了进来。
宝玉接过药方一看,发现之前那些用来疏散驱邪的药都被减去了,反而添上了茯苓、地黄、当归等用来补养精神、滋养气血的药材。
宝玉赶忙让人去煎药,同时忍不住叹气道:“这可怎么办才好?要是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可都是我的罪过。”
这时,躺在枕上的晴雯听到宝玉的话,忍不住“嗐”了一声,说道:“我的好大爷啊!您该忙啥忙啥去,哪有那么容易就得痨病的!”
宝玉实在没办法,只好跟着去了。到了下午,他说自己身体不舒服,便回来了。
晴雯得的这病虽然严重,但好在她平日里是个干活出力却不过度劳心的性子;而且她向来饮食清淡,吃饭饥饱适度,对身体并无太大损害。
贾府里有个不成文的治病秘法,不管是主子还是奴仆,只要稍微有点伤风咳嗽,都先以禁食饿肚子为主,其次才是吃药调养。所以晴雯前些日子生病时,禁食了两三天,又谨慎地服药调理,如今虽说之前劳碌了些,但之后又多吃了些滋补的东西调养了好几天,身体便渐渐好起来了。
最近这段时间,园子里的姐妹们都各自在自己房里吃饭,做饭烧菜也方便了许多,宝玉自己也能想些办法要些汤汤水水来调理,不必细说。
袭人送完母亲出殡回来后,麝月便把平儿讲起的宋妈与坠儿那件事,还有晴雯把坠儿撵走并且也向宝玉回禀过这些情况,一桩桩、一件件地详细说了一遍。
袭人听后,没有多说什么别的,只是觉得晴雯这么做有些太性急了。
这段时间,李纨因为时令变化感染了风寒,邢夫人又正患上红眼病,迎春和邢岫烟都过去日夜照料,忙着煎药喂药。
李婶的弟弟又把李婶以及李纹、李绮接回家去住上几天。再加上宝玉看到袭人常常因为思念母亲而暗自悲伤,晴雯的病也还没完全痊愈。所以,到了诗社聚会作诗的日子,大家都没什么兴致,就这样空了好几期诗社活动。
此时已是腊月,距离过年没多少日子了,王夫人和凤姐正忙着操办过年所需的各项事务。另外,王子腾升任了九省都检点一职,贾雨村则被补授为大司马,协助处理军机要务、参与朝廷政事,这些事情暂且不提。
再说贾珍那边,宁国府把宗祠打开,安排人进行清扫,将祭祀用的器具都整理好,把祖宗的牌位请出来,还把上房打扫干净,准备悬挂并供奉已故祖先的真实画像。
这时,荣国府和宁国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人都忙得不可开交。
这天,宁国府的尤氏刚起床,正和贾蓉的妻子一起整理要送给贾母那边的针线等礼物。恰好一个丫鬟端着一茶盘过年用的金锞子走进来,向尤氏汇报说:“兴儿回来跟奶奶说,前些天那包碎金子,总共是一百五十三两六钱七分,金子的成色有好有坏,全部熔铸之后,一共做出了二百二十个金锞子。”说完,丫鬟把茶盘递了上去。
尤氏接过茶盘看了看,发现金锞子的样式多种多样,有梅花形状的,有海棠形状的,还有刻着“笔锭如意”图案的,以及刻着“八宝联春”图案的。
尤氏吩咐道:“先把这些金锞子收起来,让他赶紧把银锞子也交过来。”丫鬟答应了一声,便出去办事了。
这时,贾珍走进屋来准备吃饭,贾蓉的妻子便避开了。
贾珍于是问尤氏:“咱们家春季祭祀时朝廷给的赏赐,领回来了没有?”
尤氏回答说:“今天我已经让蓉儿去领了。”
贾珍说:“咱们家虽然不缺这几两银子用,但这多少也是皇上给的恩典。得早点领回来,给那边的老太太过过目,然后置办好祭祀祖宗的供品,这样既承了皇上的恩情,又托了祖宗的福。咱们哪怕花一万两银子来供奉祖宗,到底也不如领这赏赐来得体面,又是沾了皇上的恩典和福泽。除了咱们这样一两户人家,那些靠世袭当官但家里穷的,若不是靠着这银子,拿什么来置办供品过年?真是皇恩浩大,考虑得十分周全。”
尤氏说:“正是这个道理。”
两人正交谈着,忽然有人进来通报:“少爷来了。”
贾珍立刻吩咐道:“让他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