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黛玉让人把宝钗家的女人(即前80回中所说的媳妇,女仆的意思)叫进来,问候了几句,女人便呈上了宝钗的书信。黛玉让她去喝茶休息,自己则打开宝钗的书信阅读起来。只见信上写道:
妹妹你生来命运不济,家道中落多灾多难,姐妹们孤苦无依,母亲也年迈体弱。更兼有那些如野兽嚎叫般的诽谤中伤,日夜不停。又遭遇突如其来的惨祸飞灾,就像狂风骤雨般猛烈。深夜辗转反侧,愁绪难当。你我同心同德,怎能不为此悲悯伤感呢?回忆起昔日海棠诗社结社之时,正是清秋时节,大家对菊吃蟹,同盟欢聚;还记得那“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诗句,不禁感叹我们如同寒冬中遗留的芬芳,就像你我二人这般。感怀往事,思绪万千,于是写下这四章诗。并非是无病呻吟,也是长歌当哭的意思。
悲时序之递嬗兮,又属清秋。感遭家之不造兮,独处离愁。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一解。
云凭凭兮秋风酸,步中庭兮霜叶干。何去何从兮,失我故欢。静言思之兮恻肺肝!二解。
惟鲔有潭兮,惟鹤有梁。鳞甲潜伏兮,羽毛何长!搔首问兮茫茫,高天厚地兮,谁知余之永伤?三解。
银河耿耿兮寒气侵,月色横斜兮玉漏沉。忧心炳炳兮发我哀吟,吟复吟兮,寄我知音。四解。
大意为:
感叹时光的匆匆流逝,又到了这清秋时节。感慨家中遭遇的不幸,我独自承受着离愁之苦。北堂有萱草可以忘忧,但我却无法忘却忧愁,心中烦乱不已!这是第一解。
秋风萧瑟,带着酸楚,我漫步在庭院中,只见霜打过的叶子已经干枯。我该何去何从,失去了往日的欢乐。静静地思考,心中不禁感到悲痛!这是第二解。
鲔鱼有深潭可栖,仙鹤有高梁可依。而那些鳞甲之兽潜伏在水底,羽毛之禽飞翔在天际。我搔首问天,茫茫无际,高天厚地之间,又有谁能知道我永久的悲伤?这是第三解。
银河明亮,寒气逼人,月色斜照,更漏深沉。我忧心忡忡,发出哀伤的吟唱。一遍又一遍地吟唱,寄托我对知音的思念。这是第四解。
黛玉看了信,心中满是伤感。她不禁又思忖起来:“宝姐姐这信不寄给别人,单单寄给我,莫不是也有‘惺惺相惜’的情谊在里面?”
黛玉正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琢磨着,就听见外面传来声音问道:“林姐姐在家里呢吗?”
黛玉一边把宝钗的信叠好收起来,一边应声道:“是谁?”话刚问出口,就见几个人走了进来,原来是探春、湘云、李纹和李绮。
大家相互问候之后,雪雁便端上茶来,众人喝过茶,便开始闲聊起来。
聊着聊着,不知怎的就想起了前年一起写菊花诗的事儿。黛玉便开口说道:“宝姐姐自从搬出去之后,就只来过两次,如今干脆是有事也不来了,真是奇怪得很。我看她以后到底还会不会再到咱们这里来。”
探春听了,微微一笑说道:“怎么不会来,她迟早是要来的。现在是她那嫂子脾气有些古怪,姨妈又是上了年纪的人,再加上薛大哥那边还有事儿,自然得需要宝姐姐把家里的一切都照料好,哪里能像以前那样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呢。”
大家正聊着天,忽然听见一阵“唿喇喇”的风声呼啸而过,吹得不少落叶“噼里啪啦”地打在窗纸上。
风声停歇了一会儿后,空气中又隐隐飘来一阵清新的香气。众人闻到这股香气,纷纷好奇地问道:“这股香风是从哪儿飘来的?这闻起来像是什么香?”
黛玉嗅了嗅说道:“好像是木樨的香味。”
探春听了,笑着说道:“林姐姐始终脱离不了南方人说的话,这都已经九月了,哪里还会有桂花呢。”
黛玉也笑着回应道:“确实是这样啊,不然的话,我怎么不直接说是桂花香,而只是说好像呢。”
湘云接过话茬,对探春说:“三姐姐,你也别太肯定了。你还记得那句‘十里荷花,三秋桂子’吗?在南方,这个时节在南方正是晚桂开放的时候。你只是没有见过罢了,等你哪天有机会去南方的时候,你自然也就会明白了。”
探春笑着反驳道:“我哪有什么事情要到南方去?再说了,这个道理我早就知道的,用不着你们在这里多嘴。”李纹和李绮在一旁只是抿着嘴,偷偷地笑着。
黛玉接着说:“妹妹,这话可不能说得太绝对。俗话说得好,‘人是地行仙’,今天还在这个地方,明天说不定就不知道在哪里了。就像我,原本是南方人,怎么就到这儿来了呢?”
湘云听了,兴奋地拍着手笑道:“今儿个三姐姐可被林姐姐给问住了。不光林姐姐是南方人来到这里,就是我们这几个人情况也都不一样的。有的人本来就是北方人;有的人祖上是南方人,但自己却是在北方长大的;还有的人是在南方长大,后来才到北方的。今儿个咱们大家能凑在一起,可见人总是有个定数,大概地方和人之间,总是各自有着缘分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