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了湘云的话,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探春也只是在一旁笑着。大家又闲聊了一会儿,便各自散去了。
黛玉一直将众人送到门口,大家纷纷劝说道:“你身子才刚好些,就别出来了,当心吹了风!”于是黛玉一边嘴上应着话,一边依旧站在门口,又与四人殷勤地说了好几句话,这才看着她们走出院子。
黛玉转身回到屋内坐下,此时天色渐晚,只见林间的鸟儿纷纷归巢,夕阳也缓缓地向西边沉落了下去。
因为想起了史湘云方才说起的南方的话,黛玉不禁思绪飘远,心想:“倘若父母还在世,那南方的景致该是何等美妙!春日里繁花似锦,秋夜中月色皎洁,山清水秀,美不胜收。还有那二十四桥,承载着六朝的古老遗迹。家里有众多下人服侍,凡事都能随心所欲,说话也不必有所顾忌。坐着香车,荡着画舫,眼前是红杏掩映、青帘飘动的美景,自己就是那备受尊崇的主人。可如今却寄居在他人屋檐下,即便大家对自己多有照顾,可自己处处都得小心翼翼、留神在意。真不知道上辈子是造了什么孽,这辈子竟落得如此孤独凄凉的境地。这情形,真就像李后主所说的‘此间日中,只以眼泪洗面(在这日子里,整日只能以眼泪来洗脸)’啊!”
黛玉一边想着,不知不觉间,神魂早已飘到了那遥远的南方。
紫鹃走进屋来,看到黛玉这副模样,心里琢磨着肯定是因为方才谈及南北之事,不经意间勾起了黛玉的心事。
于是,她关切地问道:“姑娘们刚才聊了这么久,想必姑娘又费了不少心思累着了。我刚才让雪雁告诉厨房里面,让他们给姑娘做了一碗火肉白菜汤,还特意加了点虾米儿,又配了些青笋和紫菜。姑娘看可不可以?”
黛玉轻声回应:“就这样吧。”
紫鹃接着说:“我还熬了一点江米粥。”
黛玉微微点头,又说道:“那粥应该你们俩个自己熬了,别让他们在厨房里熬才是。”
紫鹃连忙应道:“我也正担心厨房那边做得不干净,所以我们各自在熬呢。就连那汤,我也跟雪雁和柳嫂儿说了,一定要弄得干干净净的。柳嫂儿说了,她会安排妥当,拿到她屋里,让他们五儿盯着炖呢。”
黛玉缓缓说道:“我倒不是嫌人家不干净,只是我这里病了这么长时间,处处都麻烦别人;现在又让人家忙前忙后地准备汤啊粥啊的,难免会让人觉得厌烦。”说着,眼眶又湿润了起来。
紫鹃赶忙安慰道:“姑娘这话也是想多了。姑娘可是老太太的外孙女儿,又是老太太心里最疼爱的。别人想在这儿讨个好都来不及呢,哪里会有抱怨的!”
黛玉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你刚才说的五儿,是不是那天和宝二爷那边的芳官在一起的那个女孩儿?”
紫鹃回答:“就是她。”
黛玉接着问:“不是听说她要进来吗?”
紫鹃说:“可不是,她之前因为病了一场,后来好了本打算进来,结果正好赶上晴雯他们闹出事来的时候,就把这件事情给耽搁了。”
黛玉说:“我看那丫头模样倒是还挺清秀干净的。”
正说着,屋外有个婆子端着汤走了进来。雪雁见状,连忙迎出去把汤接过来。
那婆子对雪雁说道:“柳嫂让我跟姑娘说一声,这汤是五儿亲手做的,她没敢在大厨房里做,怕姑娘嫌不干净。”雪雁应了一声,接过汤走进屋内。
黛玉在屋里已经听到了她们的对话,便让雪雁出去告诉那婆子说,让她费心了。雪雁出去把话传给了婆子,那婆子便自行离开了。
回到屋里,雪雁把黛玉的碗筷摆放在小茶几上,然后问黛玉:“咱们从南方带过来的五香大头菜,拌点麻油和醋,可以吗?”
黛玉回答说:“行,不过别弄得太复杂了。”
这时,雪雁盛了粥端过来。黛玉吃了半碗粥,又用羹匙舀了两口汤喝,就放下了。
两个丫鬟把碗筷撤了下去,把小茶几擦拭干净后端走,又换上一张平时常用的小茶几。
黛玉漱了口,洗了手,然后问道:“紫鹃,香添好了没有?”
紫鹃回答说:“我这就去添。”
黛玉又说:“你们把那汤和粥都吃了吧,味道还不错,而且挺干净的。我自己添香就行了。”
两个丫鬟答应了,便一起到外间去吃了。
这里黛玉添好香后,独自坐在那里。她刚打算拿本书来读,就听见园子里风声大作,风从西边径直吹向东边,穿过树枝,都在那里发出“唏哩哗喇”的持续声响。不一会儿,屋檐下的铁马也被风吹得“叮叮当当”地乱敲起来。
过了一会儿,雪雁先吃完饭,进来伺候黛玉。
黛玉便问道:“天气变冷了,我前几天让你们把那些小毛衣服拿出来晾晒一下,你们晾过没有?”
雪雁回答说:“都晾过了。”
黛玉说:“你拿一件来给我披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x33yq.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33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